|
这是现代一批民族主义者的观点,很多人都认同。表明在外族入侵之下(蒙元消灭南宋崖山一役),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自尊心损失殆尽。 崖山是中国一个值得回忆的地方,中国人应该认识它。 落日的余晖是何其悲壮!“昨朝南船满崖海,今朝只有北船在”, 被囚禁在元军船中的文天祥,目睹了崖山海战中最惨烈的一幕————无力回天的丞相陆秀夫背负着年幼的皇帝,背负着他为之坚持的沉重理想投海而亡。其余宋朝军民也纷纷投海殉国,七日后,海上浮尸十余万,山河为之变色。搜索 很遗憾,在我能找到的相关文字资料中,最为详细、具体的是《海啸》这部出自日本作家之手的历史小说,而不是国人自己的作品。作者站在中立、客观的角度讲述了历史:在七百年前的崖门海面上,曾经发生过怎样动人心魄的故事?书中艺术化的语言描述蕴涵了大量丰富而真实的史料,铺开了一副宏伟的画卷。 历史是残酷的,宋朝最后的天子并非暴虐的无道昏君,他只是一名小童,自幼跟随南宋残军过着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涯。而他身边这群大臣也是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心中惟有报国的决心。历史却将最后的重担放在了这群君臣的肩上,亡国的责任实在不该怪罪于他们。 波澜壮阔的战斗场面今已经湮没在岁月的长河中,七百多年的沧海桑田今已使崖山与陆地相连,震古铄今的决战只留下茫茫伶仃洋的拍岸惊涛供后人凭吊。在不少今人的眼中,宋朝军民长期的抵抗与战败后的投海行为成为了“不识时务”之举。但我想先人们不畏强敌、与国家生死与共的英勇气概是不会因王朝的覆灭而黯淡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当个人的安危与国家命运紧密相关时,从天子到百姓,不愿屈服的这些男人坚守着支撑自己多年的信念,用热血写就了出的正气之歌被永为传唱。 中国文明垂世而独立,可以说是除西方基督教文明外最大的原创性文明,在游牧民族的入侵和打击下,在南宋末年,崖山之战后,整体性亡于蒙元,我们文明的发展的积累被破坏,可以说,崖山之后,已无中国。 时常想,古中华遗风,究竟会有何等的团结与彪悍,连相对柔弱的南宋,都有十万军民自发跳海殉国,这样的气节,何时能再次拥有?中华文明的复兴,需要今人的努力。崖山之役,应写入教科书,告知后人,华夏当有那样的气节。 也很奇怪,历史书上有关这的记载就仅仅是南宋哪一年灭亡(以上资料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