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莫高窟的建筑,除了前面游记提到的大佛阁(九层楼)、三层楼(藏经洞)、古汉桥等,本篇将给继续给大家介绍一些代表性的建筑。
跟随导游,我们步行至二层参观栈道,此时人已越来越多。
抓住人流稀疏的瞬间,赶紧给大家拍张照。
队伍来到了427窟前,虽然只是门前经过,但却是与千年古建的近距离接触。
第427窟 木构窟檐(北宋)
第427窟 木构窟檐(北宋)
莫高窟洞窟初建时大都有木结构的窟檐,在经历了千余的历史沧桑后,残留至今的只剩下五座,其中唐代一座,宋代四座,这是四座宋代窟檐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这座窟檐建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年),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是十分珍贵的木构建筑遗存。由于全部采用十分坚硬的榆木建造而成,加之当地气候十分干燥,也没有受到人为破坏,得以保存至今。
保存下来为数不多的窟檐。
这是出景区时拍到的一处牌坊,没有看到具体介绍的文字。它其实正对着九层楼的方向。
莫高窟建筑的精髓还是要回到洞窟内部欣赏。
第249窟(西魏)
覆斗形顶是该窟的主要特点,可以有效增大洞窟的空间,对称的四个斜面也可以把上部的压力均衡地传递,分散到四壁,平整规则的四披也便于绘制内容众多的壁画。正因如此,它成为其后各代首选的建窟形制。
第254窟(北魏)
该窟有明显的西域和中原风格,是中西合壁的塔庙式洞窟。前面是中原的人字披顶,两边有象征性的木制斗拱,后部为平棋顶,中内是中心塔柱,塔柱四面及窟室南北壁各开龛塑像,建筑形式十分有助于室内空气流通。
第285窟 禅窟(西魏)
禅窟是敦煌早期石窟中的另一种建筑形式,也叫僧房,精舍等。窟中有窟,大窟套小窟,这种小窟即是供僧人们修行禅定的处所,窟内大小约1米见方。小窟外的几座残塔是元代人修造。
第428窟 (北周)
这是敦煌早期最大的中心柱式洞窟,宽10.8米,进深13.75米。人字披屋顶宽大规整,用土红色画出梁檩、椽子等木制构件图形,历经千年,矿物颜料颜色依旧鲜艳如初。
第244窟(隋)
这是隋代保存相对完好的大型洞窟之一。内塑释迦牟佛,弟子迦叶、阿难分列左右,再两边是两尊胁侍菩萨及弟子。塑像与壁画已开启了唐丰满、雍荣、华贵的风格前奏。
第427窟(隋)
沿袭南北朝洞窟建筑形式的塔庙窟,明显的变化在于中央方形中心柱的南、北、西三面各开一佛龛,窟内佛像有坐有立,似乎彼此在交流佛学义理。
第303窟 (隋)
这是一种较为独特的塔庙窟形,突出特点是塔柱为须弥山形,上部是圆形七级倒塔,下部是方形台座,台座分上下两层,上层四面各开一龛塑像,下层为平面。
第420窟 (隋)
隋代历史虽短,但按时间算却是莫高窟开窟最多的时代,也是洞窟形制最富有变化的时代。这一窟是典型的覆斗形顶洞窟,三面各开龛造佛,这种布局大大增大了窟内的空间和可用的墙面,同时也丰富了洞窟的内容。
第332窟 (初唐)
这是沿袭了北朝洞窟形制的塔庙式洞窟,在唐时已极为少见。保存下来的塑像和彩绘相对完整,由隋而沿续下来的艺术风格得到充分体现。
第55窟 (宋)
此窟整体保存比较完整。覆中型顶藻井以浮塑贴玺的手法绘双龙、宝珠、石榴等纹饰,这是五代、宋代初期绘画彩塑结合装饰藻井的新形式。顶部四披绘制经变。这是宋代的大型洞窟之一,在艺术上很有代表性。
第465窟 (元)
这是元代初期的洞窟,窟内壁画全部为藏传佛教内容。这在全国佛教石窟中都是绝无仅有的。洞窟分前后室,主室平面呈方形,覆斗形顶,设中心圆坛,坛上原应有塑像,但早已损毁无存。这种圆形坛是藏传佛教设坛以修道的特有形制,这种修习的专用场所也叫坛场或坛城,多用绘画来表现,有方有圆,有门,戒法森严,魔障不得而入,是藏传佛教独具特色的一种宗教形式。
各类风格变化多样的藻井也是莫高窟窟内建筑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