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刚刚转凉,重度雾霾已经如影随形,轻风细雨已驱不走满天的阴霾,朋友圈里段子手们又开始对雾霾天各种吐槽和调侃,诙谐幽默的背后,却藏着深深的无奈与隐忧。好在我们有一群志同道合的驴友,周末尚能约伴户外,暂时摆脱钢筋水泥的桎梏,舒展一下筋骨,呼吸一口新鲜空气。
本周是笑队一年一度白道峪--云蒙峡采摘山楂的传统活动,毫不例外又是一支近百人的庞大队伍。
白道峪村位于北京密云县西田各庄镇,北靠云蒙山系,南接平原,东临密云水库,西连三峪风景区,是个依山傍水小山村,周边开发出不少郊区旅游的小景点,特别是享誉户外圈子的“错长城”便在离此不远处的山峦之巅。
白道峪村离城内约六七十公里,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达目的地。整合完队伍完开始进山时,在进山的路口遇到两位村民的阻挠,理由是“人多破坏环境”。我们爬的是一座野山,除了借道村外几十米的一条水泥小路外,上山是乱石丛生的荒山野岭,下山走的是云蒙峡景区(景区本就是对游人开放的),虽说山顶植被茂密,我们也仅是路过,并不多做停留,对环境的影响极其有限,故“破坏环境”的理由过于牵强。追究实质不过是为了收点过路费罢了。这几年随着户外活动的蓬勃发展,乱收费现在越来越多,以至于很多经典线路老驴友已经放弃了。好在他们只有两人,人数悬殊使得这场闹剧很快收场,不过也提醒我们进山时更应自律,爱护环境毕竟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向北穿过白道峪村时路过一个小水库。这个季节水库的水不大,却极干净清澈,它是白道峪村的水源地。水库前方一条深邃的峡谷,顺着峡谷向前,便是上山的路。说是路,其实更似一条干涸的河道,巨石、鹅卵石杂乱无章的横亘其间,人们只能在石头间攀爬跳跃,却也其乐无穷。两边的山崖陡壁巍峨耸立,奇峰怪石交错辉映,站在高外回望整个峡谷,也给人以磅礴的气势。
俗话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长,峡谷的山脚下有条小溪涓涓流过。溪水从大山的深腹处流出,水质甘甜清冽,让人难掩掬一捧入口的冲动。时不时能遇到上山背水的村民,看他们汗流浃背的背影,想必水壶里的山泉水喝起来应该更加甘冽清纯吧。
这次活动年轻人居多,轻盈的身影,欢快的笑语,花样繁多的摆拍造型,青春的气息在山水间尽情绽放。而我下车后与真名、大海等许久不见的老朋友不期而遇,心里也是满满的欢喜,大家边走边聊,不知不觉便到了垭口。
翻过垭口再下辙几百米,便是期待已久的山楂林。这里原有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子,随着新农村政策的实施搬离此地定居山下,山楂树是当时村民所栽,被平整围堰的梯田还依稀可辨。如今废弃于此,成了每年秋季驴友们采摘的乐园。
茂盛的山楂树下落满了红艳艳的山楂,连带着整个山谷都氤氲着成熟的气息。树下围着捡拾红果的人,人们脸上带着开心的笑容,伸手将秋天一同装进了口袋。刚刚被小雨洗涤过的风带着惬意,欢快地流连在山楂林里,远山遮不住冉冉的秋色,明艳而温婉,黛山与秋光,相看两不厌。
秋天,最能体现出生命的非凡。仰望挂满红果的山楂树,它朴实平凡到即使你关注它,也难给人带来些许惊艳。然而,它却是执著的,把生命中所有的热情全部奉献给了秋天;它也是多情的,明明知道果子与树终是会别离的,却依旧用一生的心血,经历春花、夏果后凝结为饱满的秋实。低头看着地上红红的果子,我知道,每一枚果子,就是一个生命;每一个生命,又会蕴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带着采摘后的满足,我们开始下山,途径传说中的小梁子村。我们之前采摘的山楂,原本是他们的果实,看着人去屋空,仅有几间破败的茅屋的小村子,心里竟然生出一种不劳而获的复杂。
因为大家都负重而归,笑队没有翻山越岭走山路,而是选择穿云蒙峡景区出山。云蒙峡比想象的要好看,特别是两边山崖的石峰最具特色,诡异怪诞,变化万千。看着有的让人欣喜,有的让人心惊;似人、似佛、似兽、似禽,如何定义全凭你的想象。山恋上的长城时隐时现,召示着这里或许曾经藏兵百万,或许曾经烽火连天。更难得整个峡谷都有河流经过。河水流平缓,清澈见底,地势平坦低洼处聚集为潭,潭水清平如镜,更为景区增色不少。
白道峪--云蒙峡采摘山楂活动的线路上升和下降都比较平缓,强度不大,四点多所有队友都已出山。摘一蓝红果,采一季秋色,大家带着丰收的喜悦,离开云蒙山回京,然后回归各个的生活轨迹。
回去后,或许又将面对如旧的生活,但心里总还是增加了一些暖心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