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3年春天,汤国棃的人生中发生一件大事——经张默君的父亲张伯纯即孙中山先生的秘书长作媒,她认识了长她13岁的章太炎,从此两人结为秦晋。“当时祖母曾回忆说,关于择配章太炎,对一个女青年来说,有几点不合要求的。其一,章其貌不扬,其二,其年龄太大,其三,又很穷”,章念翔说,“祖母说,可是他为了革命,在清王朝统治时即剪辫示绝,以后为了革命坐牢,办《民报》宣传革命,其精神骨气与渊博学问却非庸庸碌碌者所可企及。 ”1913年6月15日,汤国棃与章太炎在上海哈同花园举行婚礼,一时贺客盈门。孙中山、黄兴、陈其美等革命党人和男女来宾2000余人前往道贺。证婚人是蔡元培。章太炎自撰婚书。
婚礼上,新郎新娘都当场赋诗,新娘的诗为‘生来淡泊习蓬门,书剑携将隐小村……’
婚后,汤国棃与章太炎聚少离多。章太炎为了拯救水深火热下的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四处奔走、几经囚禁。汤国棃则在家乡悉心育子,彷徨等待,与太炎先生在两地书中缠绵。
民国三年(1914年),章太炎被袁世凯软禁,她写给袁世凯的信: “外子好谈得失,罔知忌讳,语或轻发,心实无他。自古文人积习,好与势逆,处境愈困,其语愈狂,屈子忧愤,乃作离骚,贾生痛哭,卒以夭折。外子若不幸而遽陨,生命诚若鸿毛,特恐道路传闻,人人气短,转为大总统之累耳”
直到袁世凯病死,章太炎才被释放。
1936年,章太炎操劳过度、数疾并发去世。年仅54岁的汤国棃毅然挑起家庭和章太炎遗业的两副重担。解放后,汤国棃一直生活在苏州,直至1980年7月27日清晨以98岁的高龄谢世。生前,汤国棃将在动乱年代视若珍宝、精心保存下来的章太炎手稿、书信、文献等1000多件文物悉数捐给国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