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声烛影十三陵
前面的故事:
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北京市历史文化宣传志愿者一直走老师,鉴于自己的个人爱好,便与老师约了北京地区现有的三条典型的户外历史文化线路,这最后一条线,便是这个饱含众多离奇历史故事的十三陵。
走进十三陵:
踏上这片土地,寒山、白雪、松柏、无字碑、朱红色的围墙,毛发便肃然直立,寒风掠过裤管,脚底的感觉神经一发颤,朱唇、玉液、红红的小脸、爽朗的笑声、以及这穿着象征着九五至尊龙袍下面的人,均依依展现,展现得越来越清晰,这声音也越来越,近。
唯一的太监墓:
王承恩,河北邢台人士,崇祯皇帝的秉笔太监。李自成的大顺军压进北京,“献帝者,赏万金”的军令发布下去,王承恩同穷途末路的崇祯皇帝为了自己最后的一丝尊严自缢于煤山以表对雇主的忠心。自古以来,以桃园三结义的异姓兄弟的忠义文化为典型代表,“忠义’二字在历史的演变和朝代的更替中,繁衍得有点猖獗。
1664年,明灭,睿亲王多尔衮统领的满族政治中心的顺治朝,为进一步实现版图和多名族的统一,借礼遇之名为王承恩修太监墓,取意为他的主人崇祯皇帝守陵。顺治十六年,为进一步对汉民族的统一,顺治皇帝下令大修十三陵。直至,乾隆朝时期,乾隆皇帝依然借用当年多尔衮的“怀柔”政策,修汉皇帝陵墓来加强满族对汉名族的维护和统治,诚然,清朝对汉名族的统治的政治策略,不仅仅提现在在十三陵的修葺上,往后遇到会详解。
善猜多疑的崇祯帝:
石碑座上镂空着的蟠龙,表情沮丧,似乎在哭诉着墓主人冤屈而不能继续奋斗的一生。
比起自己的文盲堂兄朱由校,崇祯皇帝是幸运的,崇祯皇帝让朱由检受到了良好的前期教育。因而,继帝位后的朱由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灭了宦党之首魏忠贤。在明十六帝中,崇祯皇帝属一位勤政的好皇帝,即便枉杀贤臣,错施了众多错误的抉择。至少,他和我们都一样,有那么一颗天天向上的心。先辈遗留下来的政治残局,在他的手上失去,若一味地追究他的责任,我觉得有点有失公允。
贵妃墓:
前几年,姐弟恋异常盛行,如今这两年好像又恢复了原貌。女青年优秀而单身且跨不过年龄界限的数不胜数。其实,早在500年前,姐弟恋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这个墓主人是明成化皇帝钟爱17年的万贵妃,从墓主人陵墓下的础石足见墓主人在当朝的身份是多么尊贵,柱础石的规格已经超越了十三陵墓群中众多皇帝的陵墓规格。陵墓宫墙上的青砖上,如今还能清晰可见“成化十七年”的字样,500年的风雨没有浊蚀掉这方砖上字眼的一个菱角,成化皇帝对万贵妃陵墓的如此用心,可见皇帝对这位年长自己17岁的姐姐有多痴情。
明昭陵:
这是一位你听说过了很快又会忘记的皇帝,他的名字着实不好记忆,而且在众多剧本中少有提及,明穆宗朱载垕(hou,四声)一生为政六载,早年因自己的两位兄长先后死去,成为理所应当的储君。継帝位后第一年,较为勤政,后因政务疲弊,成谜于女色。但为政时期,厉行节俭的政策,比起他的儿子万历皇帝的陵墓来,他的陵墓只能算茅草屋。
此君,爱江山,但更爱美人。为政6年,病逝于女色。
穷奢极欲的定陵:
穷奢极欲的万历皇帝朱翊钧,在他人生最好的华年(22岁),一个普通大学本科毕业生毕业的年纪,花了800万两白银,历时六年为自己修建陵墓。可以说,当大学毕业后的年轻人为在帝都买活人住的房子的时候,万历年的朱老板已经买下自己长眠地下的住处了,我们未能穿越,不知当年他活着的时候,有没有先感受一下躺在里面是什么感觉。毕竟这座陵墓在他有生之年闲置了长达30年之久。
少年时期的万历小皇帝,在严师张居正的辅佐下着实学习到了不少东西。有例为证,一次,万历小皇帝想将母后居住的慈宁宫再次修缮一下以表孝心,张居正言辞纠正表示慈宁宫刚修葺不久,眼下不适宜再修葺,小皇帝欣然答应。穿过这浑厚的宫墙,我们反复能看到一个懵懂少年在严师的教导下茁壮成长,然而,每个孩子都有叛逆期,而且这个叛逆的孩子还是一国之君,遗憾的是张居正没有意识到,以至遭受到了惨绝人寰的报复和不能申冤的罪名。让我们更为遗憾的事情是,50多年后,号称满洲第一俊男的睿亲王多尔衮没有读到张居正这个血淋淋的活剧本,以至于他得到了张居正类似的宿命。
陵墓地宫是十三陵中唯一发掘过后成旅游景区的陵墓,据记载,考古工作者打开地宫,发掘出地宫内的丝绸锦罗绸缎后,这些蚕丝制作的衣物瞬间氧化,甚至碳化,损毁了多少,我们不知道,目前在博物馆里面陈列着的丝绸制品,我想多数应该只是仿制品罢了。工作组遂决定在没有完全的保护发掘地宫的前提下,便不再挖掘。一直走老师介绍,发掘定陵,实属偶然,早些年的时候昌平地区大雨天气,雨水的冲刷,让定陵的陵寝露出了地宫的金刚墙,所以才决定发掘定陵。定陵地宫的复杂决定了定陵和十三陵中的其他陵墓一样没有像清东陵那样被人给盗取。看来山寨版的清东陵的地宫只是效仿了十三陵的形似,没有领略到明十三陵地宫真正的玄机。
穷奢极欲的富二代,当然有得到更多美女的资本,沉迷于女色是皇帝的日常生活。据《大明实录》记载,万历皇帝在位的48年的时间里,有近30年的时间不上朝。现今,老板要是3个月不来,或许,老板的座椅都不知道被那个谁搬回家了。
春饼宴:
虽然,多次户外经过康陵,但是从未进村去一探究竟。活动之前原本是想借此机会,请一直走老师近来帮月下门门友解说关沟、京西古道(圈门—朝凤庵段)、十三陵这三条线的辛苦带队解说介绍的。饭后老师坚持和大家一样AA 40元,这样我和老师A的80元给大伙提供了果汁和酒水!走的时候,老板见着了月下门的旗子,问你们不是前两天刚来么,我回应说,月下门天天来的,为什么还要给我40元一个人?老板说集结50人以上的队伍才给35块钱一人,领队免单,你这带的人少。
自然,他没有明白这么一群人来走十三陵,全然在意的是这陵墓主人的故事,而不是来吃春饼宴的人数的多寡。
西山上的守望者——康陵:
明十六帝中活的最舒坦自在的,就属位地处白虎位置的守望者——明武宗朱厚照了。因为他聪明荒诞怪异,性格琢磨不透,我们在剧本、电视、电影里面或许见到他的机会更多一些。典型的80后看过的张庭和焦恩俊主演的《绝色双娇》,里面有个叫“朱寿”的荒诞皇帝,这位就是康陵的陵墓主人。
他生下来就是储君,子因母贵,未满月,即立为储君,他是出生下来就注定命运里面要做皇帝的人,不用像李世民朱棣一样篡位,不用想多尔衮一样为顾全大局放弃帝,更不用像朱高煦一样篡位不成反为阶下囚。他的一生注定富贵荣华,造就了他喜好玩乐的性格。
爱美人,爱上豹房,也爱舞刀弄枪,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为了调节现实平淡的帝王生活的单调,时不时让宫中太监扮作商人,十二让宫女扮做粉头。味乏了,给自己起艺名“朱寿”,指定手下兵卫分两拨打仗,化妆攻城中由于气度不凡被一小兵卫认出,武宗大喜,遂后重用了他。时至“土木堡之变”仅仅七十年,蒙古小王子带兵来袭,武宗不顾朝臣反对,披褂上阵,生擒蒙古小王子,事已至此,武宗自封的“定远大将军”才实至名归。
就是这样,他不爱权力和尊严象征的金碧辉煌的紫禁城,这么一位追求个性使然的,个性的解放,不顾朝臣轮番请柬的武皇帝住进了自己新建的豹房(一说在如今紫禁城的西华门液池边上,液池为封建王朝对中海、南海、北海的俗称,这个我没有考证)。过度的淫乐,让武宗没有了子嗣,后来才有了萌生迎娶孕妇的闹剧,后被宦官们劝止。
武宗不上朝,但是仍然勤于政务,奏折上书均由朝臣通过宦官传递于豹房给武宗批阅,下达指令也通过宦官下达。因而形成了,虽然宦官当道但皇权仍然高度集中的局面,弹指一挥间,武宗让他的好基友大太监刘瑾灰飞烟灭的事情足以佐证这么一点:再大的宦官,也只是皇帝家的奴才!
明泰陵
明朝中期唯一能够励精图治的贤君——明孝宗朱祐樘(cheng,念一声),一生提倡节俭,亲贤远佞,治理宦官,匡扶朝纲,《大明实录》称弘治中兴,然而在弘治朝,黎明百姓只享受了18年的美好光景。
明十六帝中少见的不近女色的皇帝,陵墓中为孝宗与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史料记载,孝宗一生只有张皇后这一个女人。男人的楷模,值得男同胞学习。
如今的泰陵,已经为凋敝的铁栅栏围了起来,只能远远地看着这么一道红墙。
明茂陵
前文已经提到过那个爱上了大自己17岁的姐姐的小弟弟,就是这位陵墓的主人——明宪宗朱见深。
明宪宗朱见深,又名朱见浚(jun,念四声)。早年因父亲的“土木堡之变”,遭遇过太子被废,后又因父亲明英宗的“夺门之变”太子位废而复立,遂改名为朱见深。小小的年纪遭受了家庭前后巨大的变故,让朱见深有了口吃的毛病。甚至,还有点自闭的心里。我觉得正是这个毛病和这种心理,让明宪宗朱见深更乐于亲近大他17岁的万贵妃。
但明英宗宅心仁厚,継帝位后恢复了叔父了朱祁钰的皇帝号,也许是想报答他当年仅只是废黜了他太子位的旧恩。英宗也用贤臣,成化年间宦官也干政,英宗在朝期间政绩不大。他与万贵妃的跨龄恋情,堪称旷世绝唱,万贵妃去世后的第二年,英宗病逝。病因里面或许有一份对情人的一份思念吧。
电视里经常放的什么去伪存真的类似的节目,经常会有这个什么罐子或者瓶子是成化XX年XX窑里出品,那个成化即为这个皇帝的年号。由于不懂古玩,也没有什么研究过,这里便不再冗述。
朕落马只为博亲一笑——朱祁镇
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一位失而复得皇位的帝王——明英宗朱祁镇。継帝位,年号正统,他也想像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一样戎马征服天下,这为皇帝便是这裕陵的主人。
明英宗时期,旧元势力虽然溃散,没有凝结成为一股力量来抵御明朝的统治,但时不时还有残余的部落来侵扰。刚継帝位的朱祁镇求功心切,在太监王振的怂恿和煽动下,率20万大军御驾亲征,虽为御驾亲征,实则临阵时由毫无作战经验的王振独断专行,蒙古兵诱敌至土木堡,将英宗俘获,瞬间英宗从事业的巅峰跌到了谷底。这一锁就是七年,很难想想一个男人在事业的巅峰瞬间跌落到了谷底,内心需要多么强大的力量来支撑他活下去,毕竟,他曾经是一个国家的皇帝!
滑稽的明朝政府没有让瓦拉将俘虏来的英宗作为换取瓦拉进攻京都的契机,而是将明英宗追封为太上皇,另立了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第二年改元泰昌。瓦拉紧握着一张没有价值的王牌的第七年,便释放了英宗。回到大明朝的英宗被软禁在南宫(在燕京紫荆城东华门外,清朝改成多尔衮王府,多尔衮死后,改为藏传佛教普渡寺,俗称“大庙”。近代被改为南池子小学,现在是北京税务博物馆。前一段时间,月下门的才女不言说这个地方她可以证实,因为她小时候就在这里上的学,如此一来可以少费查阅典籍的周折。),供奉为太上皇,在朱祁钰病重的时候,英宗朱祁镇联合太监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本属于自己的帝位失而复得,改号天顺元年。
在中国帝王史上,这是仅有的一位有两个年号的皇帝。诚然,尽管英宗的帝位坎坷,但是英宗也算是明朝少有的贤君,一生政绩斐然,较大的一个贡献便是废除了至汉朝以来再次兴起的皇帝驾崩后后宫嫔妃的殉葬制度。
我是传奇——朱常洛
他是中国帝王历史上的一朵奇葩(其实以前奇葩是褒义词,现在却被多数人用作了贬义),他只做了29天皇帝,明朝疑案中的“挺(ting念三声)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均与他有关。这就是庆陵陵墓的主人——明光宗泰昌皇帝朱常洛。
早在为太子的时期,因为郑贵妃觊觎太子位,遂命人突破重重防守,到达太子的东宫用木棒袭击太子,从紫禁城的东宫要越过重重重兵的把手袭击太子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子由母贵,由于母亲没有得到父亲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恩宠,这件事情最终竟然不了了之。史称“挺(ting念三声)击案”。
“挺(ting念三声)击案”过后,郑贵妃对这位文盲太子采取了怀柔政策,投其所好,为其进献各地的美女。英明神武的神宗万历皇帝去世后,朱常洛継帝位,这兄弟没出息,在郑贵妃的进献的美女中纵欲过度导致一病不起。郑贵妃此时进献红色药丸,服后如沐春光,有了回光返照的迹象,晚间,暴毙。史称“红丸案”。
然而,“移宫案”有二,其一,成化皇帝在位时,朝臣逼迫爱妃郑贵妃搬出乾清宫,皇帝妥协了;其二,是明光宗驾崩之后的事情。朱常洛初継帝位后,李选侍与儿子朱由校移居乾清宫,按帝制,先帝驾崩后,李选侍不应再居乾清宫。朱常洛的暴毙来得有点突然,李选侍迟迟不肯搬出乾清宫,与朝臣的博弈最终以朝臣的胜利而告终。二者均被史称为“移宫案”。
泰昌皇帝走得有点着急,完全没有来得及打点江山就已暴毙,朝臣们不知该如何安置这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出的难题,历史就是这么巧妙,朝臣们想到早些年,景泰皇帝(朱祁钰)为自己修建的陵墓由于朱祁镇的“夺门之变”至使自己被剥夺了埋葬在十三陵陵区的机会,至此还未曾开启的陵墓迎来了这位不速之客,这便是庆陵曲折的故事。
在老师和同学的兴致之中,天色却悄悄已晚,北京的冬天迎来了它第一季的的雪花,便是在了这静悄悄的十三陵,为了不耽误时间,便在这传奇皇帝的陵墓的祾恩门前合影,作为此次活动行走的句点。
献陵——明仁宗朱高炽(chi念四声)
明代初期,较有作为的文皇帝,性格温文尔雅,体型较为肥胖,需要两位宦官或侍卫搀扶着前行,为朱棣的长子,文静而好学的习惯让太祖朱元璋甚是喜欢,而朱棣不是太喜欢,觉得他肥胖,朝臣们却相反,反而觉得太子儒雅有气质,更适合做仁君。
仁宗虽然是一位文皇帝,但在“靖役之难”中以一万守城大军成功抵御建文帝朱允文、李景隆的50万大军。虽朱棣不喜欢自己的嫡长子,但受汉文化的影响,立嫡长子为储君;继而,储君没有犯什么过错,没有被废的的理由;再而,储君聪慧异常。
仁宗也是明朝皇帝较为勤政的明君,可惜英年早逝,在位仅仅8个月。仁宗素来较为简朴,因而在明十三陵中,仁宗的献陵最为简朴。
一骑骏马嘶啸江山——明成祖朱棣
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上,他在和今天热播剧《武媚娘传奇》中的李世民并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篡位者。他在戎马上夺得帝位,他一辈子征战无数,然后又在征战的马背上死去。在他统治的期间,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的一辈子太忙,从一个地方征战到另外一个地方,朝中的大小政务全权托付给太子来决断。他的成功让众多子孙们效仿,效仿他篡位,效仿他御驾亲征蒙古瓦剌,效仿他在战场上立军功。
朱棣刚年满20周岁后,太祖朱元璋将燕王朱棣发配到了自己藩王的封地北平。燕王朱棣在自己的封地上立下赫赫战功,朱元璋最爱的太子英年早逝后,太子的儿子朱允文名正言顺的继承了帝位。青涩稚嫩的建文帝,登基之后为加强中央的皇权便下定削藩的政治策略,让早在燕京一带有了强大军事实力的燕王朱棣萌生了篡位之心。众所周知,无论军队多么强大,如要谋得更高的地位和尊崇,兴兵必为正义之师(比较典型的如,努尔哈赤兴兵大举南下,攻打明朝城池颁布的七大很,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七大很除了前面的和明朝结下世仇的两条,后面的五条,都是强加给明朝的。)这样才能鼓舞士气,英明的燕王巧借太祖朱元璋立下的《祖训》中“朝无正臣,内有奸道,比举兵朱讨,以清君侧”,大致意思是:朝堂之中,若没有贤臣,必有佞臣,为防止君主被蒙蔽,贤臣可以兴师诛杀君主身边的小人。此举美名曰:清君侧。
建文帝在一场大火中不知所踪(明朝宫廷几大谜案中之一,至今未破解),朱棣在群臣之中行“三退让”之礼后登上帝位,这“三退让”之理是史上假的不能再假的作秀,明明大举进兵借“清君侧”之名篡位,成功灭掉对手后又故意退让再三后上位,同类似的事情发生在努尔哈赤去世后沈阳故宫大政殿豪格身上的时候却异常有趣(豪格的三退让之礼以后有机会再走努尔哈赤戎马44周年的线路后会讲解到)。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作秀,这三退让之礼是如此地服众和凑效,因为它外表会显得非常地谦逊,这是一位君主必须必备的气度。
朱棣虽为马上天子,但一生政绩卓著,例如永乐元年和永乐二年委派翰林学士解缙和姚广孝等人编写了内容广博卷帙浩繁的《永乐大典》,下令让郑和下西洋去探索内陆以外的领域,为了彰显天朝的盛世铸造著名的永乐大钟(今天的地铁13号线 大钟寺站说的就是这个永乐大钟),同时为了彰显大明朝的国威和自己的孝心,朱棣在南京的钟山上为自己的父亲朱元璋立了一块世界上最大的石碑,大得以至于它无法被移动,这石碑就这么岿然不动地,时间一过就是六百年。
朱棣和十三陵天寿山的有关于“回龙观”的来由,我读到的是野史,在这里便不再冗诉,但是野史比较生动,有兴趣的可以再叙。
以上便是十三陵主陵——长陵的主人,朱棣的生平。长陵作为十三陵体系的主要枝干,在十三陵中的地位足以展示了陵墓主人在一个时代的重要地位和受到的尊崇程度。
从我国现存的最大五门六柱的(前文已经提过,朱棣喜欢搞“之最”的东西)的石牌(请注意是“石牌”,不是“石碑”。)坊开始了十三陵体系,石牌坊、大宫门、石象生、七孔桥、龙凤门(又作“大红门”,清东陵的叫“大红门”)、长陵陵墓区构成了长陵的体系。
十三陵AAAAA景区石碑后不远处,有一座3门洞红色的门楼为大宫门,对望北面的天寿山上,天寿山山峰的线条形似一张巨大的龙椅,取皇帝坐北朝南,江山永固之意。然而今天我们看这平白无奇的大宫门的三个门洞,有一个讲究。中间的门洞,只有在先皇驾崩之后,先皇的棺椁(guo,念4声)和陪葬品,亦或是神物呈上的时候,可以通过。东面的门洞是皇帝谒陵(今天我们俗称“扫墓”)的时候,皇帝通过,皇帝谒陵时西面的门洞由官员及朝臣通过。这种通过方式也可以看出经过大宫门人的尊崇,但是这和清朝满族皇室崇尚西的方位为尊贵有点分别,但是清东陵和明十三陵的宫门进出讲究却高度地统一(原因不详,有待有兴趣的门友们去查资料考证)。
石象生,始于秦朝盛于明清,秦朝有位面目发黑身高一仗三尺的将士名为秦肿,力大无穷,秦始皇让他驻守在咸阳宫司马门外抵抗匈奴的侵犯,秦肿死后秦始皇在咸阳宫外仿照秦肿的样子做了一尊铜像,晚上匈奴出来的时候看到往日秦肿的黑影便不敢来犯。明清时,用瑞兽、文官、武臣、勋臣的石象生和来守陵,同时也象征了皇权的威严;大象、骆驼、马象征着运输彰显着疆土辽阔,同时,马还有征战之意;麒麟、狮子是瑞兽,象征吉祥、太平、威武之意,獬豸(xie念四声,zhi念四声)也是瑞兽的一种,80后小时候应该看过一部叫做《镜花缘》的电视剧,它依据的便是清代小说家李汝珍的神魔小说《镜花缘》所编,里面有一种长着和麒麟很像的独角兽,能够辨别曲直的猛兽,就是这里所说的獬豸,象征着公平公正。
祾(ling,念二声)恩殿,长陵的祾恩殿、故宫的太和殿(插播一句信息,2014年12月故宫实行部分社会人员免票制度,我简单查了一下自己不在这个免票制度的编制之内,哀哉!)以及山东曲埠的孔庙共称为中国古代三大殿,是中国古代殿宇最高等级的建筑。祾恩殿由40根金丝楠木作为主要承受重量的支撑砥柱,然而金丝楠木是一种极度坚实、防腐蚀、防虫、抛光后有黄金一样的金属光泽的贵重木材,而且基本生长周期为300年,主要生长在四川和湖南一带的高海拔的山区,这等规模稀有的木材用来作为自己皇陵的基本构架再一次佐证了朱棣“世界之最”的喜好(前文提到过的永乐大钟、《永乐大典》、朱元璋的墓碑等等)。祾恩殿,其中“祾”是“祭而受福”,“恩”是“罔及”之意,大致意思为,皇帝来谒陵祭拜自己的先祖会受到先祖的福佑,这种先祖的福佑会顺着子孙延续下去。乾隆朝时期,乾隆皇帝喜欢场面和考究,曾借助修葺十三陵为由拆走了十三陵部分殿宇的金丝楠木来做家具(300年的生长周期,实在是太长了!),然而在修葺的时候工匠将“祾恩门”的“祾”字,写成了“衤”字旁的“裬”,近来再次修缮长陵时将错误的“衤”字旁修改为了正确的示字旁的正确的“祾”,而现今,我们能看到的“祾恩门”上的字为乾隆帝时期错误的“裬”字,实则为了恢复这一段有趣的小插曲。
在我的眼底,朱棣的一生的经历为明王朝的命脉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在马背上征战一生让他的皇帝位的继承者们多数效仿,然而他重用宦官、成功篡位也种下了明王朝宦官当道,叔取侄帝位的开端,在往后的200多年里,历史的悲剧一次一次上演,只是这些人不再像朱棣那么幸运,谋逆失败的结局只有一个——死亡。
我是天才——明世宗嘉靖皇帝
去过十三陵的人会注意到,十三陵有七座无字碑,分别位于长、献、景、裕、茂、泰、康陵七座陵。所有的无字碑,均与永陵的这位主人,嘉靖皇帝有关。
当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武宗朱厚照弥留之际,留下了一道遗旨,大意是让他远在湖北钟祥的堂弟朱厚熜继皇帝位。16岁的朱厚熜欣然接旨进入紫禁城的时候,这故事说着又开始了。
新入京城进紫禁城的朱厚熜要文武百官出紫禁城以皇帝回宫的礼仪来迎接自己入宫进行加冕之力,而朝臣们觉得未加冕之前不能以皇帝回宫的礼仪来拜见遗旨的帝位继承者,只能以太子的礼仪来迎接。而16岁的少年不惧皇城的威严,以遗诏文“继皇帝位”和先帝已经驾崩遗诏已经生效力争自己已然是遗诏中的皇帝,要求以皇帝回宫的礼仪迎接他回宫行加冕之礼,最终皇太后和朝臣妥协,以皇帝回宫的礼仪迎接了新皇帝回宫进行加冕。嘉靖皇帝首次和朝臣的对决,以嘉靖皇帝的胜利而告终,这让这位16岁的少年更加自信。
因嘉靖皇帝和武宗朱厚照为堂兄弟,武宗没有子嗣让皇位落入旁系,嘉靖皇帝极度不情愿这个帝位是别人拱手相送的说法,为了加强自己这种皇帝位的血统的“纯正“,遂奇想出一招,将自己远在钟祥的父母升格为太上皇和皇太后,最终在与朝臣的反复论战中,再次以皇帝的胜利而告终。史称“大礼仪”。
“大礼仪”事件再次增长了嘉靖皇帝的自负,不顾朝臣的反对,为自己的父亲写圣德神功碑文(当朝的皇帝为先帝写的),然后为自己的父亲写下了本属于皇帝的碑文后,剩下的先祖的和堂兄朱厚照的碑文却不知该如何书写了,所以就搁置迟迟未写。这便是十三陵七座无字碑的由来。
如今,我们看到的碑文为清朝时期陆续篆刻上去的,顺治十六年再次为了维护满族对汉族的统治,顺治帝下旨修葺十三陵,遂下令文官为所有的帝陵都写了碑文,而且用了满汉两种文字。我们要清醒地认识一点:明朝的皇帝是绝对不会为自己的父皇写碑文的时候用满族文字的!!!
两次和朝臣的对弈中,皇帝大胜,性情直柄的官员纷纷告老还乡,剩下的几乎是昏庸之辈,嘉靖皇帝也无心再上朝,这皇帝不上朝的时间全用在了女人和痴迷炼长生不老的丹药上,这春秋轮回一去便是三十载,为政44年里有30多年不上朝的奇事在明朝已经不再新鲜。
在今天的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后城镇,有一条长达40里的丹霞赤壁的长磋(cuo念二声),笑队曾经组织去走过,2013年12月我和雨后阳光领队也组织去走过,在启程的滴水崖下,有一座“千佛观”,里面全是小石佛,这便是明嘉靖皇帝1551年至1556年为自己炼长生不老丹药所修建的道观,里面的石佛很多已经被破坏,现在还能看到许多。从滴水崖的脚手架的洞眼的规模看,当初的计划修建规模应该更大,兴许迫于财政压力而停工。
水墨丹青里面指点江山——景陵朱瞻基
他是明朝著名的山水画家,他也是爱抒情写景的诗人,尽管他的诗多数与田园农耕有关。他是明朝史上的好皇帝,勤政爱民,常与朝臣共议政事,把酒言欢。在他为政时期,他和他的父亲仁宗朱高炽将明王朝的早期的政治、军事、文化、名族推向了一个小的高峰,史称“仁宣之治”。这便是景陵的主人——宣宗朱瞻基。
宣宗在的书画上的造诣不再冗述,而宣宗的机智和果敢早在年幼时期便有所展现,一次朱棣带着众皇子谒陵,身坏脚疾且肥胖的太子朱高炽遭到汉王朱高煦嘲笑:“前人爹蹉,不知有后人也”,然后朱瞻基立刻回应“更有后人也”。汉王朱高煦立刻意识到以后的储位之争,后面的这个侄子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事实证明,这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帮助他的父亲仁宗成功登上了皇帝位,而且自己也顺利地继承了父亲的皇位。当汉王朱高煦再次效仿明成祖朱棣篡位时,并没有那么幸运,而是成为了果敢机智的宣宗朱瞻基的阶下囚,然而宣宗为人比较宽厚,把自己的叔叔关起来后依然礼遇待他。一次,当宣宗去探望牢中的叔叔朱高煦时,朱高煦躲在暗处将其中一只脚伸出牢房,绊倒了宣宗,吓得宣宗一身冷汗,宣宗一怒之下,处死了自己的这个怪叔叔。
母后与皇后,虽然宣宗为人宽厚性情中人,而且有“仁宣之治”的功德,是个不折不扣的好皇帝,但是,在明朝史上,宣宗却是第一位废掉自己皇后的皇帝。事情原委是这样,胡皇后贞静端淑,体弱多病,未能给宣宗生育,宣宗的原配为胡皇后,然批着九五至尊的的龙袍的皇帝也是凡人的躯体,也有七情六欲,他更喜欢饶有美色的孙贵妃,尽管孙贵妃还未产子,不顾母后太后的反对,执意要更立孙贵妃为皇后。
宣德二年,孙贵妃产下龙子朱祁镇,宣宗更立孙贵妃为后的想法愈加强烈,而皇后的废立是国家大事,且皇后胡氏并没有什么过错,这让宣宗十分为难。朝臣此时谏言可以立朱祁镇为皇太子,按照明朝立储的惯例,应该立嫡长子为储君(与清朝立嫡幼子相反),立太子得是皇后的儿子,所以请立孙贵妃为皇后。胡皇后虽然无子,但不等于日后也无子,这种立太子的行为尚且过早,孙贵妃当然也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因而,假意推辞皇帝不要更立皇后。话说胡皇后是一位贤良淑德的皇后,得知这一消息后,自己写下了一封请求皇帝废除皇后的休书,这样一来,皇帝还是好皇帝,孙贵妃也名正言顺地做了皇后,朱祁镇也被立位为太子,也解救了丈夫不喜欢自己的尴尬处境,一举多得只为给自己丈夫解下包袱。这与我们今天看到的多数后宫争宠闹剧精彩得多!人与人的品性,真的有时候是一个在天穹,一个在深渊,尽管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
废后的事情一直让母后耿耿于怀,尽管宣宗是符合祖训的。太后心疼废黜的胡皇后,遂把她接到自己的清宁宫中与自己同住,太后病逝后,胡皇后异常伤心,没过一年也抑郁而终。数年后,宣宗常为此时叹息自己少不更事,足见宣宗的悔意。正因为这个悔意,衍生了野史说十三陵的景陵在一个山包之后的说法,说宣宗为此事无言见祖宗,实则山包为皇帝的批阅奏折的文案,彰显了宣宗在天国依然勤于政务!
我是谁——明熹(xi念一声)宗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能做什么!这也许是明十六帝里面,一辈子没有弄明白自己角色和职责的皇帝。
明熹宗天启皇帝,生不逢时,天生爱做木匠活,爱做油漆工。现在我们所能见到许多景点里面的小水车,为他发明。在当时,实为造诣颇高的土木工程师。2010年李湘拍了一篇处女作——《十全九美》,里面有个埋头一直做木匠活的小皇帝,那个小皇帝就是这个德陵陵墓的主人——天启皇帝。
如今我们的国家元首不是出自于清华就是北大,亦或是上海交大这样的名校,在当时,很难想象一个文盲皇帝和一个文盲秉笔太监(魏忠贤)两个文盲治理的国家,人民是如何生活的。
皇帝只顾玩自己的木匠活,大小政务完全托付给了九千岁魏忠贤,每每皇帝玩得高兴,魏忠贤就将要事上报,小皇帝总会这么回应:“你看着办吧!”正是,小皇帝的全权托付,让魏忠贤有了九千岁的美名。
纵使天启皇帝没有什么政绩,但皇帝也并非一无事处,在他的一生中,除了魏忠贤,还有另外两个人对他影响重大。一位是他的原配张皇后,另一位是他的帝位继承人堂兄朱由检。张皇后在明熹宗的庇护下,两次躲过了魏忠贤和奶娘客氏一档的谋害。张皇后虽然对魏忠贤痛心疾首,然可怜女儿身。李自成的大顺军攻进北京的皇宫的时候,农民领袖李自成还亲自让侍女搀扶着张皇后坐下,足见张皇后在天启朝和崇祯朝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受到尊崇的地位。朱由校知道自己没什么文化,所以让自己的堂弟朱由检受太子的礼遇出宫讲学,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从这两个方面来说,天启皇帝伊然是一位好丈夫和好兄长。
德陵的规模从侧面反应出了一个王朝在那个时期的财政匮乏。
问题回归——你为什么喜欢历史
唐太宗李世民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虽然我一介凡夫,仍然取以人为鉴。皇帝,永远是一个朝代最勤奋最辛劳的一个人,尽管他富有天下。历史的剧本是如此地鲜活而有立体感,而历史有时又那么地残酷和无情,我想,只有读透读通了正史,人才会真正找到属于他的方向。
雪越下越大,天也越来越黑,走了一天的我们终于又踏上了回家之路,而十三陵的烛影,渐渐消逝在了身后的寒风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