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边城、马套大峡谷对于多数北京市民来说是陌生的,但在户外圈内却非常有名。
马套大峡谷又叫南石洋大峡谷,属太行山系北京西山,主峰海拔1548米,位于门头沟雁翅镇的深山里,东至:马套村村口,西至:门头沟区与河北怀来县交界。它是由地球在造山运动中褶皱隆起形成,号称北京地区的地球大裂缝。其地质主要有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灰系,以及中生界侏罗系和新生界第四系等,岩石种类比较齐全,包括多种沉积岩、变质岩和火成岩。是一个探索地球奥秘的好去处。
之前去珍珠湖时曾在途中见过“中国南石洋大峡谷”“大裂谷地质公园”的大石碑,那儿应是南石洋大裂谷的最西端。我们的路线是:从镇边城出发,翻过一座山峰和长城垭口,穿过沟底,然后进入大峡谷。沿着大峡谷一直向东走,直到马套村,从马套村上车回城。除了驴友,一般的游客是不会这样走的。
9月9日,穿越马套大峡谷的活动如期进行。46名队友八点钟全部到齐,乘大巴车从苹果园出发,沿109国道向西方向开拔。在芹峪路开口拐出国道,之后便是盘山公路。大巴车上上下下绕着山体向前开着,一个多小时后,当路边不再是悬崖而是一排排茂盛的核桃树时,马套村-水头村-镇边城的标志便一个一个出现在眼前。将近十一点,我们到了第一目的地镇边城。
车停在村外一处开阔地,一下车,就看到一个羊馆正与一群羊较劲,引得不少队员驻足观看和拍照,坐车的疲乏瞬间就被这逗趣的一幕冲散了。
这里是山的世界,极目远望,高高低低的大山峰峦叠嶂,交错纵横,一眼望不到边。山脚下的小村庄在大山的映衬下,显得那么单薄和孤独。远处山峦上蜿蜒着的残长城,告诉人们这里曾是辽金时期的古战场。
队伍稍做休整便始登山了。因是绕着山外走,上升颇为舒缓。今天的太阳非常好,气温却不高,非常适合爬山。上山的路很宽,还有车辙的印迹,像是村民们常走之路。路边齐膝的野草已经开始衰黄,中间夹杂着各式的花儿,让这初秋的原野变得美丽且充满生机。走过开满百花的小路,便进入几公里长的林地。林地中树木与荆棘交错生长,杂草与野花相互辉应,腹地中的小路弯曲且平坦,只是常常需用双手拨开挡在眼前的枝杈、藤蔓,眼睛多数时间是自由的,可以尽情欣赏沿途的风景。
路边野花品种繁多,色彩艳丽,仅野菊就有蓝、紫、黄、红等多种颜色;路两旁的海棠已经完全成熟,红艳艳的果实像红灯笼一样挂满了树梢,特别招人稀罕;已经枯干的山桃的核儿落了一地,随便一抓就是一大把;还有野核桃、野山梨、橡树、野山枣等与浓密的荆棘混杂在一起,不经意间,你的脚就会踩到它们滚落的果实。
一个多小时已经到了长城脚下。在能看到长城的密林中休息吃午餐。吃过午饭,我和几个队友趁大伙吃饭的空当,先行登上了长城。
这段长城叫水头长城,也是明清时代修建的,由于当地的石头多为沉积岩,所以长城风化的比别处更为严重。据抗战史料记载:1937年8月的南口战役中,日军攻占镇边城后,遭到了北面相距几公里的横岭城一带国军的猛烈抵抗,无法继续向北前进。日军一步兵混合联队秘密沿镇边城西北的北唐儿庵沟向西北方向,翻越长城,占领水头村,向北迂回攻占怀来城,抄了国军后路。成为了南口战役的重要转折点,自此,国军南口战役防线面临东、西两向腹背守敌的严重局面,不得不向张家口一线撤退,南口战役终以国军失败而告终。
纵观中国历史,长城从来就没能阻挡住敌人的进攻。一位同行的队友发问:这么浩瀚的工程许要多少人力财力啊,为什么不把这些用于开拓疆土呢?分析中国几千年的统治思想,概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马背民族统治时,多以开疆拓土,跑马圈地为主,如唐朝,高祖有一半匈奴的血统;元朝更不用说,成吉思汗的子孙挎抢骑马横扫欧亚两大洲,那是何等的威武;清朝初期,收复失地,与沙俄几场血战之后,划疆而治。这与他们的民族习性有关。游牧民族多生活在资源匮乏,生活环境恶劣的草原山地,形成了整个民族英武彪悍的个性。而当汉人统治时,以农耕为代表的小富既安思想,使其更崇尚“中庸”的治国理念。
站在长城的烽火台上,极目四望,心里涌过一阵无以名状的悲凉。在中国号称GDP世界第三的今天,却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南海危局,钓鱼岛危局,甲午海战至今沉淀下来的民族屈辱,一次又一次在那片蔚蓝的大海上泛起了令人心碎的波涛。作为一介草民,对当局“搁置争端,共同开发”的绥靖外交实在不懂,只能中心中默默祈祷,天佑我中华吧。
当大部队在长城聚齐后,照合影,然后下山。山下岔路口左拐,经过一个石头垒成的哑口,队友介绍这就是老镇边城的城墙遗址。这次活动比较遗憾的是没能进镇边城看看,如果下次反过来穿越时,一定要弥补上这个遗憾。
翻过一个不高的土坡,进入了沟底的灌木林。开始尚能露出半个身体,看到太阳,越往里走光线越暗,林木越茂盛,人只能低着头,弯下身体在灌木丛穿行。很快就看不到太阳了,最深处竟有天将黑的感觉,加之高耸的悬崖直立两边,更添些深邃和神秘之气息。沟底的植被非常丰富,野花野果处处可见。伊始还不时对些奇花异草拍拍照,采摘些野果,但这段路实在是太长了,走着走着慢慢对周边的一切失去了兴趣,不知道走了多少公里,也不知走了多长时间,当走到腿脚都麻木时,突然听到隆隆的机器声,发现天也亮了不少,我们终于出了灌木林,看到了盼望已久的大峡谷。
走进马套大峡谷,不由感叹大自然的神斧天工:谷底平坦,路随峰转,两边陡崖高耸,奇峰对峙,山体或裂开一个深不可测巨缝,或露出幽幽的黑洞,引你遐想无数。从这里是否可以窥见一亿多年前地球成长的过程?整个峡谷是单调的,除了路就是山,然而山与山却又是那么的不同,给人的感觉很难形容,雄浑、壮观、神秘,这些词好像都还不能准确描述它。这种环境更适合亲身体验,任何文字和照相机都不能完全地表述它。
峡谷中村民正在搞开发,有一段已被修成了硬邦邦土泥路,路边挖出两条深坑,宽敞地儿已用石头水泥砌出了水池子。一路走来没有发现水源,看那些已经放置在坑内的水管子,这里要引水入谷了。这儿的开发同中国许多地方一样,开发规划设计粗犷且追求现代化,一边开发,一边破坏,以至于同质化的人造景区比比皆是。而马套大峡谷的魅力所在恰恰是它的原始和原生态。
在马套村和一位村民攀谈时,村民对峡谷的开发充满了期待。住在大山深处,他们已经不满足一天一趟公交车与外界联系的生活方式,他们热切盼望新建的景点给把外面的人流和车流带进马套,他们希望生活能因此有所改善。然而,这么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建成后能否达到他们希翼还需实践来检验,但愿这个项目能够富裕一村人,而不是富了几个人。
等拖着疲惫的双腿走到原定的集合点,却被告知因修路大巴车无法在约定地点调头。无奈,我们又得咬紧牙关向前走,到几里外的主路上去找大巴车。早上因沟通不畅,司机走错了路,往返多开了几十公里,有队友因此怀疑是司机故意刁难。错误的产生,几方都有责任,良好的沟通应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早上司机师傅白白跑了几十公里,晚上罚我们多走几里地也是应该的。况且,也许真如师傅所言,村里确实找不到倒车的地方,安全起见,多走几里也值得。
三五里路对驴友来说,跟本算不上什么,半个小时后,全部队员归位,点名,返程,回家。穿越马套大峡谷的活动圆满结束。
2012-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