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行之情系莫高窟——1、莫高情缘篇

相关目地的

          说到莫高窟,我对它的情缘由来已久。
          记得早在孩童时代就听说过一部中日合拍的电影《敦煌》,里面就提及到莫高窟,但印象最为深刻的仿佛那一时期的敦煌研究还在国外,尤其是日本,甚至连民间都有这样的说法。
          上大学时,有一堂课让我记忆犹新。记得那是一堂《语言学概论》,主讲是系主任丁金国教授。内容涉及到汉藏语系,讲到了有些已经消失了,但却在“敦煌遗书”中找到了鲜活史料的古文字,如回鹘、西夏、吐蕃文等。于是话题又讲到了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以及洞内文物后来被强盗数次低价骗走。语言学的课程一向比较枯燥,通常老师在上面讲,下面多半都在低头看文学作品,当然这对文学系的学生来讲也不算不务正业。但这堂课,教室里却异常寂静,所有的人都抬起头,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慷慨陈词的丁教授,他讲的内容深深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个人,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扣人心弦,他讲的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大家的热血在沸腾,原来的我们的文明是这样地悠久,又是这样地鲜活,而后又惨遭如此厄运。国难当头,民族危亡,家国情怀,匹夫责任......令人深思得太多太多。当那一段内容已经讲完,大家却还久久沉浸在那貌似动听、实则伤心的故事中。听完那段传奇故事,我心痛不已,我的内心在颤抖,我的眼泪在往心里流。时隔多年,我仍然还记得那生动的一课。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与莫高窟的情缘有两本书对我影响很大。
            一本是《敦煌之恋》。记得那是大学毕业第二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当地新华书店的一角看到一本获得鲁迅文学奖的长篇报告文学——《敦煌之恋》,作者王家达。尽管当时对书的作者还有些陌生,但看到与敦煌有关,还是饶有兴趣地拿起翻看。谁知刚看完序和正文两三页,我就被其深深吸引住了,于是果断买下来,回家花了两个通宵一气看完。《敦煌之恋》作者采取了以人带史、以事写人的创作手法,通过几个主要人物的命运变迁,把敦煌的历史沉积和艺术神韵呈现在世人面前。书中不仅对中华文明的不幸遭遇寄予了深深同情,也对敦煌莫高窟早期的守护者予以热情讴歌。张大千的万里追寻、于右任的慷慨仗义、常书鸿的九死不悔、段文杰的矢志不移、樊锦诗的坚忍不拔,以及众多敦煌人的忘我奋斗,在书中都有淋漓尽致地描述,他们为莫高窟在内的敦煌艺术的付出与殉道,与石窟壁画中那些生动的佛陀本生故事所宣扬的大慈悲、大奉献精神是多么地吻合。
          另一本是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其中收录的《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等篇目均是以敦煌周边遗迹为创作题材。余秋雨是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他的散文深沉而厚重,对历史和文化有着独道而深刻地理性思考,而不是简单地走马观花看风景。余秋雨笔下的莫高窟美轮美奂,“一个人的感官很不够用”。“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对于道貌傲然的列强诸国探险队,以无耻地手段,低价骗取莫高窟的珍贵文物,余秋雨在表达痛惜之余,又流露出几分无奈。藏经洞无价文物的流失,是民族之痛,是文明之痛,更是我的心头之痛。
          敦煌. 莫高窟,我发誓今生一定要去亲眼看一看的地方。
          机会终于来了。看到笑队推出的丝绸之路的活动,特别是看到“莫高窟”几个字,我眼前一亮,立马报了名,并在活动起程前的一个月就在网上订好了敦煌莫高窟的门票。我报名不为别的,就冲莫高窟而去,哪怕行程中其它景点都可以不去。


            何谓莫高?莫高窟建于何时?现存多少洞窟?开放的有多少?能参观到的又有多少?洞窟内的壁画、彩塑又是怎样生动传神?......敬请期待 《丝路行之情系莫高窟——参观莫高篇》。


    附录:
    《丝路行之情系莫高窟(序)》
    http://www.yuexiamen.com/note-46172.html
    《丝路行之情系莫高窟——1、莫高情缘篇》
    http://www.yuexiamen.com/note-47460.html
    《丝路行之情系莫高窟——2、参观莫高篇》
    http://www.yuexiamen.com/note-47930.html
    《丝路行之情系莫高窟——3、传奇藏经洞篇》
    http://www.yuexiamen.com/note-49759.html
    《丝路行之情系莫高窟——4、文物流散与劫后反思篇》
    http://www.yuexiamen.com/note-51087.html
    《丝路行之情系莫高窟——5、壁画篇》
    http://www.yuexiamen.com/note-52546.html
    《丝路行之情系莫高窟——6、建筑与彩塑篇》
    http://www.yuexiamen.com/note-55682.html
    《丝路行之情系莫高窟——7、古迹新生篇》
    http://www.yuexiamen.com/note-57246.html


    赞(45)

    收藏
    邀请
    邀请

    分享
    发表评论举报评论(6个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jk木子 2016-11-9 22:01:46
    很精彩,期待后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碧水长空 2016-11-10 11:55:28
    ljk木子 发表于 2016-11-9 22:01
    很精彩,期待后续
    谢谢关注,杂事太多,争取尽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青 2016-11-11 11:11:49
    佛道儒天生在中国人的血脉里吧,莫高窟这样真实而神密的存在,
    想来,大都会情有独钟。
    千年的沉淀,太多的传奇。
    对飞天仙女图莫名的喜欢啊。李白说: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长空老师,从图到字,从地下到天上,从一重天到33重天,好好给讲讲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碧水长空 2016-11-12 23:51:03
    小青 发表于 2016-11-11 11:11
    佛道儒天生在中国人的血脉里吧,莫高窟这样真实而神密的存在,
    想来,大都会情有独钟。
    千年的沉淀,太多 ...
    谢谢小青精彩的留言。只是最后的期待让我倍感压力,那得我成佛了呀。不过我会尽力,让大家看到一个传神的莫高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彩笺 2016-12-31 09:37:49
    同感,当时之所以西北行,不为别的,就为了莫高窟。有机会会再去。
    现在去云南,大概8天左右,带行李箱还是登山包?如果带登山包,是38升的,还是六十升。女士,谢谢各位给出个招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碧水长空 2017-1-2 18:11:47
    彩笺 发表于 2016-12-31 09:37
    同感,当时之所以西北行,不为别的,就为了莫高窟。有机会会再去。
    谢谢关注。一路同行,必有相同的期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月下门 - 联系我们 邮箱:yuexiamenwang@126.com   电话:13911517804      京ICP备05010077号-2 - 京公网安备11010800723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