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9月29日)早9:30,成都,满载37人及重装包的中巴如脱缰野马、离弦羽箭,过都江堰,走映秀,穿汶川,经茂县,至松潘川主寺,于晚6:30到达海拔约3500m的卡卡沟营地。与马帮汇合,扎营,吃营地餐。 第一日(9月30日)由卡卡沟穿越至长海子,行程16km。 首日穿越,兴奋而激动。重装包外裹两层防雨麻袋,以绳束口,交与马帮。随身背包内置一顿午餐、饮用水、雨衣、头灯和用于增减的衣物,轻装而行。卡卡沟为七藏沟三大沟谷之一,众多驴友选择从此沟进山,原因之一是该沟离公路最近,方便快捷;二是景色优美且升降较小,不会耗费太多的体力。 卡卡沟先阔后狭,形如喇叭。沟口地势平展空旷,两侧山丘低矮浑圆,没有丝毫棱角。十月的高原秋意正浓,恰是红绽黄肥之时。遍布沟谷的红色灌木丛,与半坡上鹅黄色的苍松以及森森的翠柏相映成趣,冉冉添辉,有如一张锦缎铺展在蓝天白云之下,妙不可言。沿着曲折悠长的山间小径行走,不时会被一辆头牦牛窥视,隐藏在灌木中的一双双大眼睛常常流露出不屑和漠视的眼神,显得并不友好。它们排泄在山径上的粪便更是驱离我们最好的武器,可我们驴不怕,尽管踏上牛粪并不是件美事。 愈前行,谷愈狭,山愈峻,水愈急,景愈奇。初入高原,为防止高反,时刻控制着自己的节奏,不缓不急,不骄不躁,确保在正常呼吸频率下行进。穿过两个牧场,一湾清溪赫然入目,其势散缓,滔滔汩汩。此后一路泉音相伴,美景充目,周身舒爽轻盈,心赏情怡。夹岸笔峰挺立,石崖磷磷。峰下锥状松柏魏然挺立,似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向上拔起,根根引颈挺拔,气象轩昂。偶见几株枯松,树皮剥落,仅剩枝干和少许丫丫叉叉,在灰色裸岩、碎石和靡靡荒草的映衬下,总会给我带来莫名的感动和淡淡的忧伤。 行进不足一半之时,一片喧声隐约而至,原来是马帮赶超了来。只见十余匹马的队伍中,有两三人相间骑于马上引领队伍,其余马匹则驼了我们的重装大包和马帮准备的40余人五天的早晚餐食材。每三个包竖着捆成一组,六个包分成两组搭在马的两侧,中间以绳锁与马鞍固定。每个包轻则30余斤,重则50余斤不等,每匹马平均负荷300余斤,大致相当于两个成年人的体重。马队呼啦啦走近,头马上端坐的老板娘优雅地同我们打着招呼,身体随着马的脚步有节奏地律动着,款然而去。驼包的马却没有头马那般轻松,他们负重跟在后面,竭蹶前行,步法紊乱,宽大的包裹被路旁的枝条刮得噼噼啪啪地响,过后留下一片烟尘和深深浅浅的蹄印。 松坡冷淡,曲涧深沉。涧随山转,人随涧行。经过多个山涧和半山的横切之后,一湾狭长的碧水跃入眼帘。这是此行见到的第一个高山湖泊——长海子。如果将第一日的行程比作一首曲子,那么前面的轻音低转、顿挫抑扬只能算作铺垫,真正的高亢韵律才刚刚出场。半山凝视,长海子有如一条轻盈的玉带傍依谷底,山走湖弯,湖随峰转,峰萦水映,美妙绝伦。除驴友之外,此处世人少至,而驴友又极尽环保之能,因此海子少受污染,仍保留着至清至纯的本色。在我的内心世界里,山和水是一对永远的恋人。有山没水,过于孤冷苍凉;有水没山,过于平淡寡意;有山有水,则视野和情感都会丰富起来。七藏沟的山和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近乎无可挑剔,但见: 平湖高卧峻岭长,碧水蓝天云锦张。 长海潭深尽澄澈,山影落湖撒金光。 烟波微荡龙鳞起,水面翻银缈茫茫。 柔峰环锁林木秀,山水交映四野香。 首日的行程基本结束,长海子上游的滩涂便是我们今日的营地。这首妙不可言的乐曲,刚处高潮便戛然而止,令人意犹未尽,心生遗憾,但绕梁余音却在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
接下来的精彩一日胜似一日,详见下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