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近岁末,越来越多的朋友准备去黑龙江雪乡;雪谷旅游,在漠河北极村过圣诞和元旦更是许多人的首选。
大兴安岭地区山高林密,河流众多,最低温度零下52.3度,每年冰封期近200天,沿线土壤冻结深度为2.5米至4.5米。长期被认为是难以生活的高寒“禁区”。自清康熙帝下令修建第一条驿道,乃至民国期间,每年只在夏季的一两个月可以有人马沿林间穿行,除黄金以外,几乎没有其他商品和外界能够形成物流,除不到千人的鄂伦春游猎人口以外,汉族居民都在冰封期离开,常住人口寥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曾于1955年和1958年两次开发大兴安岭,都由于极度严寒,先后下马。直到1964年开始的第三次开发才由于铁路的建设通车而成功。
1964年到1983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三、六、九师八万官兵在极端严寒和困苦的条件下,以炸药和顽强的手工劳作弥补机械设备的极其落后,修建铁路792公里,桥梁124座,隧道14座。使嫩林铁路贯穿大兴安岭山脉,一直延伸到最北端的城镇--漠河。铁路通车,才使加格达奇;漠河等城镇的建设成为可能。使人口的常住,物资的流通和以后的高等级公路建设成为现实。
在792公里铁轨的延伸过程中,共有近400位官兵牺牲,平均年龄不到25岁,其中许多战士生前仅享受每月不到10元的生活津贴,日伙食费不足一元。每两公里就有一名战士长眠在铁轨之下。当我们乘坐火车在冰天雪地里温暖地穿越林海雪原之时,当我们在漠河热乎乎的楼房里举杯辞旧迎新之际,让我们也把祝福送给那些艰辛中失去生命的父辈,愿他们在天国得到永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