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绍隆寺位于圌山北面,始建于宋绍兴(1131—1162)年间,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重新修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玄烨首次南巡,驻跸镇江金山,赐绍隆寺为金山寺下院,后又赐为安葬祖师塔院。历史上绍隆寺也曾叫做莲觉寺、灵觉寺。绍隆寺在“文革”前有灵塔近300座。清代金山寺十四位高僧均安息此处。如《中国佛教史》中提及的铁舟海大师、观心大师等高僧。铁舟海大师系康熙母亲的师傅。 “铁舟海和尚塔铭”的篆额出自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之手。绍隆寺存有几件稀世珍宝。如,明代弘治年间的一口铜钟,从五台山移到金山寺后却撞不响,置诸绍隆寺其声则浑厚悠远绕梁不绝。还有,寺内供有一尊呈倚坐姿势的观音像,上身半裸,肌肤丰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尊观音像请自雪域西藏的寺庙,而最早则是从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引进的。传说绍隆寺本身就建在龙地上,而寺庙的整体造型则是一条卧伏深山幽谷的巨龙:寺门前的六十三级石阶——龙须,寺门东墙呈“八”字——龙嘴,龙嘴正对数里路外呈馒头状的横山——龙珠,寺前两旁分别长着一棵血榉和一棵皂角树——龙角,进入寺门藏经楼下的殿堂中央有一块约一平方米的凸地——龙舌,寺庙东西各有一口井——龙眼,寺庙西北角有一块悬挂的巨石——龙鼻,龙身压在圌山下,龙尾则藏于长江之中。确实似龙,且惟妙惟肖。据说康熙皇帝首次南巡临幸于此,见状大骇,不免担心这块“真象龙脉”孕育出真龙天子从而取代了大清的江山。谋臣建言道,该寺不宜住尼姑,理由是女人阴气太盛恐难以压阵。康熙颔首称是,遂传谕将绍隆寺赐给金山寺为下院,并赐葬乃母师傅铁舟海塔院,因而,绍隆寺的天井院落远不象别个寺庙那么宽敞,小巧玲珑仍保持着清代以前比丘们在此修行的格局。
门友印象和点评
来自 0 条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