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佘市桥又名道源桥,宋宝庆乙酉年间(1225年)僧人广海始建。南宋咸淳四年(1268年),里人李元佑、梅兴祖增修石杠。元至顺二年(1331年)祖居佘市桥的元蒙古学政刘世英捐款20万,取太浮山红砂岩,历时6年,增修石礅,于1336年建成9孔连拱桥。桥高9米,宽8米,长75米,桥上建屋,计26楹(柱子),建石浮屠二尊,还有金犀、石犀,以镇水邪。建桥用石料十二万零三千方,瓦十万,木料三千方,计工四十万零六千。建成后元太史揭曼硕为之作《道源桥记》。明代举人刘坚、刘堂始作《道源桥八景》诗。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洪水毁坏4礅,桥上木质建筑荡然无存,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里人按原状维修,建石栏,用银三万余两。清同治元年(1864年),又被水毁几礅,同知蒋明章捐巨资修复,其子蒋锡瑞督工,蒋氏父子请来著名石匠,用时一年多建成原样。这次大修后在桥上又新添一景,即七星伴月石。知县郑炯写有七星伴月诗。
佘市桥是石桥建筑史的奇迹,它创造出三个之最:
1、建桥历史最久。从1225年始建计算至今已有774年。从元代1331年刘世英大修起计算,至今也有678年,在江南现存的石桥中历史最久。
2、服役时间最长。全国古桥重点保护单位赵州桥、芦沟桥等名桥,早已退役成为文物,且年年国家拨专款修缮,只供学者研究、游人观赏。而佘市桥现在还在服役,每天承载着数百趟车辆往返,还有不少载重30吨以上的重型汽车过往。佘市桥经风雨浸蚀,历600余年重负,至今桥横道水,岿然屹立,成为交通主道,创全国之最,实为一大奇迹。
3、科研价值最大。现在有学者提出,研究古代建桥史,佘市桥是不可或缺的,它的结构和建桥工艺是桥梁建筑史上的一绝。 -
交通
临澧县县城与佘市桥相距13.1公里,车程约20分钟。
-
门票
免费
-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友印象和点评
来自 0 条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