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舍与班夫:越平常心,越抵达极限
2014-05-24 瓦当瓦舍
越平常心,越抵达极限​​
​​
我是班夫超级粉丝,每年都去看,一部不拉每场都看。​​
其实我不是极限运动爱好者,恐高不敢攀岩,不会游泳也就不敢尝试水上运动,滑雪没有试过,徒步可以,05年徒步走过一趟墨脱,但远谈不上“极限”。​​
我甚至不是旅行爱好者,自做瓦舍以来,再没有真正意义的背包旅行过了。对异地的好奇心在减弱,自然对惊险刺激也少惊奇心。​​
但我是电影爱好者,准备考过电影学院的研究生。塔尔科夫斯基说最好的电影是一刀不剪的人生。电影即人生。班夫电影,不只是极限运动纪录片,大多都是好电影,至少我从中获得的感动远多过惊叹。​​
​​
去年的班夫,我是在成都看的。几部印象很深:​​
《追寻成吉思汗之路》,一个澳大利亚人骑马从蒙古到匈牙利,行程上万公里,三年时间,穿越喀尔巴阡山脉,经过的大都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一个人的史诗旅程。但是真正让我感动的是抵达时候,他走向迎接的人群,痛哭不已的表情。不是喜悦,是瞬间难于抑制的缅怀情绪和失去路途的真切悲伤。​​
​​
另一部,二个完全没有户外经验的澳洲哥们结伴去南极极限徒步——无协助情况下往返南极洲和南极点:就是两人拖着他们的食物和帐篷在光秃秃的冰层上行走1140公里。出发后他们才意识到路途远比预想要艰难,寒冷、风暴阻力、支不起帐篷、冻伤,一个哥们很快就崩溃到嚎啕大哭。但是另一个始终乐观、耐心搀扶受伤同伴,路上其中一个生日,另一位从出发开始就每天偷偷攒下一片牛肉,作为那天生日礼物。最后,他们居然奇迹般按计划到达了终点。最让人感动的是:同时一个挪威人也在挑战这条线路,这个挪威人经验丰富,还先行他们一步,最后居然在大风雪的终点线扎营几天,等着他们一起跨过终点线。那一时刻真是让人泪奔!​​
创业还是生活中的奇迹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平常人的坚持、乐观和互相提携就可以做到。竞争是同道的互相激励而不是竞相倾轧。没有比这更美好的奇迹了。​​
​​
还有那些关于生命的启示:​​
好像是2012年一个片子 :一个皮划艇英雄在片子开始时说:“当你意识到无法永生,在有限的生命里,就很难让自己再过那种庸庸碌碌的日子了”,最后在一次穿越刚果最危险的卢库加河时,他牺牲了,用生命为自己的声明做了最恰当的注脚。影片最后是他的葬礼,不同部落、150个国家的人用当地语言高喊着的“英雄”声,回荡在河流两岸。​​
​​
还有《23英尺》。一辆长23英尺的宿营车,三个年轻女孩寻找崇尚简单生活的人的旅程。"做你爱的,做你爱的是简单的"当生命的追求指向简单的生命自足和自我实现的探索。你不能说这种个人主义哲学完全没有意义。​​
​​
关于简单,极限运动者最有资格定义。​​
Honnld是个攀岩者,在有保护状态下他的攀爬成绩不如无保护状态。这次,他徒手无保护攀爬了优胜美地三峰——攀岩运动的殿堂极线路,而且是连续攀爬三条线路。在命悬一线间如何保持住平衡?他的答案就是做到物我二忘的简单:你只是要找下一个着力点。​​
高空扁带,翼装飞行,都是需要高度的专注和简单,我觉得极限运动精神就是高度的专注和简单。越平常心越靠近极限。专注和简单何尝又不是最好的人生态度,创业态度。​​
​​
还有一位全球最顶尖的登山滑雪向导,和两个女儿及妻子生活在加拿大一个偏远冰川地区。每天带领女儿们在家里攀登“家庭岩壁”,那是属于他们的特殊的充满了爱的生活方式。这个家庭,曾经在一次雪崩中全家7人丧生。而影片镜头所及,都是无比俊美的雪山风光。​​
​​
这些都是直抵人心的英雄主义人性景观。​​
​​
2012年在班夫山地电影节的成都场观影,我写过一条博客,“尖叫与热泪又要开始了,我们应努力成为班夫山地电影节的赞助商。”@了我的合伙人。今年我们做到了。​​
创业也是一种极限运动。瓦舍和班夫,都在以平常心追求自己的极限。
-------------------------------------------------------------
这篇小文章是我生活中的好朋友和工作中的引领人赖国平先生写的。写了他与班夫户外电影节的故事,比我写的好太多。展映中的影片都不长,也没有曲折的情节,无非是喜欢户外运动的一些人执着地做了些事。简单的同时感人至深。我分享这篇文章和这个电影节给大家,希望有人与我一样感动于简单执着的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