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川 宜川地图

宜川概况

1173

简介

图:简介

宜川地处陕西省北部、延安市东南部、黄河中游壶口瀑布之滨。宜川历史悠久,古系雍州之域,西魏大统三年,始置义川县,至今有近1500年历史。不大的县城,物产资源资源和旅游资源都十分的丰富,在这里也可以享受和观赏到好吃的和好玩的。宜川县有名的景点4A级景点壶口瀑布,声势浩大,非常的壮观,也是宜川县最主要的景点之一,是黄河上唯一黄金大瀑布,也是中国第二大瀑布,春季和秋季是最适合到这里看瀑布的时候,真正体会“黄河之水天上来,玉关九转一壶收”的感受。蟒头山国家森林公园也是宜川县比较有名的一个自然景观,森林覆盖面积大,是天然的氧吧,避暑的好地方。一千多年的历史使得这里的遗址也是众多的,秋林二战区长官司令部遗址、龙王辿中石器文化遗址等等。宜川县的美食特产也是非常的多的,也是非常的方便携带的,宜川花椒、宜川苹果、宜川酥梨、宜川稠酒等等特产都是家喻户晓的产物。宜川县的美食注意一粗粮美食为主,榆钱窝头、宜川米黄、宜川油糕等等但是营养又健康的美食。宜川县面积不大,但是惊喜却不断。

语言

中原官话–汾河片–西河小片(秦语)宜川话

宗教信仰

基督教、伊斯兰教
宜川现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大宗教,批准登记的活动场所16处。基督教起始于1910年,教堂(现城区教堂)最早由一瑞典牧师所建,山西荣河县解道仁传入。

历史文化

隋(581-618):继南北朝而立。开皇三年(583),废义川、乐川二郡入丹州,复改丹阳县为义川县,属延安郡。开皇十八年(598),改太平县为咸宁县。大业初(605),废丹州、门山、云岩县入汾州县,属延州。仁寿三年(603),汾川县曾迁城于甘泉坊(今富县茶坊一带)。大业十年(614),又移城土壁堡(见《寰宇记》)。《延安地区地理沿革》称,大业三年至十三年(607-617),于义川县城内设延平县,义宁元年(617),增设丹阳郡,县属丹阳郡。
唐(618-907):武德元年(618)改丹阳郡仍为丹州,属关内道。武德三年(620)又析汾川县地。开元二十二年(734)迁城于今阁楼乡汾川村。置门山县,析义川县地置云岩县永徽二年(651),始由今固州村迁丹州城,由郭下村移义川县城治于赤石川口(今县城地址),城内兼设丹州。天宝元年(742)改丹州为咸宁郡。乾元元年(758),复为丹州。
五代周(907-960):废咸宁县入义川县。
宋(960-1279):恢复唐代旧制。淳化五年(994),改道为路,以丹州咸宁郡属永兴军路,复置咸宁县。太平兴国元年(976),为避宋太宗赵光义名讳,改义川县为宜川县。康定二年(1041),置永定郡于敷城县(今洛川与黄龙交界一带),领宜川县。熙宁七年(1074),改云岩县为镇入宜川县,门山县改隶延安府。
元(1271-1368):改鄜延路为延安路,至元二年(1265),省门山县入宜川县,六年(1269),撤丹州入宜川县,属延安路。
明(1368-1644):洪武三年(1370),明师克延安,仍为宜川县,隶属延安府。

神话传说

大禹的父亲鲧因窃取神土“息壤”治水,被天帝知道后,派火神祝融把他杀死在羽山。谁知他因治水之志未酬,竞三年“尸不腐”、“目不瞑”。天帝害怕他复活,就又叫祝融用“吴刀”去豁他的肚子。谁知一刀下去竞从肚子里跳出个人来-这就是鲧的儿子大禹。从此大禹子承父业,继续去完成他父亲为之丧身的拯救人类于汪洋洪水之中的未竞事业。他首先与兴风作浪的水神、水怪作战,他败共工,杀相柳,擒无支祁,接着便开始了艰苦的治水工程。他改变了父亲一味“水来土掩”的堵塞办法,而是以疏导为主,劈山开崖,引水入河,他发现黄河在壶口的孟门这个地方被高山阻挡,致使天下洪水泛滥,于是他就从疏通壶口开始,劈孟门、凿龙门,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成功地战胜了洪水,完成了父亲为之献身的宏业伟绩。使洪水流注东海,显出陆地,人们得以生存。
据说大禹治水的时候,有一条会飞的黄龙,帮了他很大的忙,这条龙的名子叫做应龙。应龙在前边用尾巴把大地一划,大禹照此开凿,便成江河,洪水便会顺河流向大海,大禹后边有神龟背驮神土“息壤”(就是这个乌龟帮大禹的父亲鲧盗取了天帝的“息壤”。)垫平洼地把人们居住的地方加高,那垫得特别高的地方就形成了名山大岳。
话说当初黄河被孟门的高山所阻,致使天下洪水泛滥,人们只好爬到树上或在山岩峭壁上掘洞藏身。大禹决心继承父业,为拯救人类治服洪水。大禹来到壶口这个地方,应龙便用尾巴向孟门甩去,谁料想孟门山高石坚,竞丝毫未动,应龙生了气,用龙角猛力一牴,把孟门冲开一个豁口,黄水宜泄而下,又用龙身一甩,便形成了“十里龙槽”,接着用龙足一蹬把地戮了个千丈深的洞,这就是壶口瀑布。

以下门友刚刚浏览这篇攻略:

联系我们 邮箱:yuexiamenwang@126.com   电话:13911517804      京ICP备20009795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0723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