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草龙灯
舞草龙灯是婺源乡村庆中秋的古老习俗,意在祈福、图吉利。草龙灯是由稻草、木棍扎成的一条龙。中秋之夜,乡亲们会拿出祈福用的香灯,点燃插在草龙上,长长的草龙灯星星点点,与天空的明月对应,煞是壮观。舞龙结束,要将草龙潜入村口河中。板龙灯以竹骨彩纸制成龙头龙尾,龙身由百余节灯板活楔接连,每板装一对灯笼,红烛燃于内。游灯时,鞭炮齐放,锣鼓震天。龙灯前有牌灯、挂灯引路,后有鼓乐伴奏。舞灯时,巨龙在龙珠引导下盘旋翻腾,作“巨龙漫游”、“龙头钻阵”、“神蟒脱壳”、“飞龙跳跃”等动作,大有呼风唤雨、翻江倒海之威势。
堆宝塔
堆宝塔,是孩子们中秋最欢乐的时光。这一习俗,在全国来说也是绝无仅有的。晚饭后,孩子们在家门口、巷子里或在河边,用砖头堆砌起一个个圆形的空心塔,在塔上摆着月饼和食品,塔下面烧着火。当灯塔内的火堆燃起之时,狂欢时刻便拉开帷幕。大家围着火堆赏月、吃月饼、唱歌、跳舞、笑着闹着,仿佛回到了童年,那些不知愁滋味的日子。
甲路抬阁
中秋到,抬阁闹。在赋春镇甲路村,村民忙开了。大家欢聚一堂,为“金童、玉女”化妆、上架、穿衣、戴帽。这些孩子,一个造型,就是一部戏曲。逢年过节,村民们就会选拔少男少女妆扮成戏曲故事中的优秀人物,立于阁台上。村民们扛着“抬阁”,在鼓乐与鞭炮声中,穿行街巷,巡游乡村,欢庆丰收。甲路抬阁也是甲路村传承千年的民俗,被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灯彩
俗称“迎灯”,是婺源民间流行最广的一种传统艺术。婺源方言中,灯同丁,迎灯有祝愿人丁兴旺和庆贺吉祥之意。婺源灯彩种类繁多,有花灯、龙灯、马灯、狮子灯、塔灯、船灯、桂花灯等。婺源灯彩最集中的时候是元宵。正月十三、十五、十八三天,夜夜灯彩荟萃,斗艳争奇; 家家观灯迎灯,热闹非凡。
龙灯又分为板龙灯、香龙灯、滚龙灯。板龙灯是迎灯的主角,由几十节或百余节活楔相连的板桥组成,每节板桥上装两盏彩灯或灯笼形成龙身,龙头龙尾皆用灯篾彩纸编饰。滚龙灯由竹骨扎成圆筒,罩之以布,画或剪帖鳞甲为龙形。迎板龙灯、滚龙灯多在农历正月举行,十三起灯、十五闹灯、十八圆灯。香火灯是用稻草捆扎编结的龙身上插满香火,迎游时如火龙翻滚,在芭蕉、南瓜、茄子插香制作成历中神话人物形态的“人物香灯”更别有一种情趣,通常在中秋佳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