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全南县是江西省赣州市下辖的一个县,1903年建县,原名“虔南县”,因地处虔州(今赣州)之南而得名。地处江西省最南端,与广东翁源、连平、始兴、南雄4县(市)交界,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全南境内青山依依,是“天然氧吧”。
全南县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客家擂茶,色香俱佳,营养保健,是客家传统饮食佳品,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名录;瑶族花棍舞、客家熏鸡、中寨香火龙、谭坊举人龙、南迳车马灯、客家服饰蓝巾帕,具有浓郁的客家元素和地域特色,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塘竹粉筛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雅溪围屋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县内拥有梅子山公园、龙下火炬亭等红色文化景观,瑶族村寨、客家风情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历史文化
全南建厅置县时间虽较晚,但全南这块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含江村出土的石铲、石镞等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劳动生息。全南原属龙南、信丰二县地。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划龙南县之大龙、新兴堡和信丰县之镇南、扬溪、步口、回戈堡设立县级建置虔南厅。因唐虔南镇得名,此地为隋虔州之南陲而名虔南,虔州又因虔化水为名。民国2年(1913)年废厅建县,因地处虔洲(赣州)之南而名虔南。1957年月改名全南县。
神话传说
在城厢镇小慕村有个龙寨组,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这里青山环绕,风景秀美。村庄前一条小溪静静的流过,每天清晨,大人们把清甜的溪水挑回家中做饭,小孩子们成群结队从家里来到小溪边玩耍。人们在这里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恬静而又幸福的生活。但是有几年老天似乎故意要捉弄善良的人们,一直不下雨,村庄前的小溪也干枯了,人们吃水也非常困难,大地旱得直冒烟,庄稼颗粒无收。人们虔诚的祈祷上天能下场雨,救救大伙,可是老天就是没有理睬,半滴水也不下。面对老天的绝情,人们并没有陷入悲观绝望,大伙奋起自救,团结一心开始挖井,虽然井水没挖出来,可人们还是不放弃,继续挖下去。一天,东海里有一个小龙王,上天空游玩。他听说这一带旱得很厉害,就偷着来到这里,被人们的顽强不屈所感动,就偷偷的下了场雨。然后变成一个年青书生,来到人间。一路上,处处听到人们夸赞这场雨下的及时。小龙王心想,我才做这点事百姓就到处称赞,以后我得多多地及时行雨呀。
从此以后,小龙王就按时节来这里行雨。这样一来,这里的庄稼长得很好。水稻穗大籽饱,大豆黄橙橙的象核桃。季季庄稼都比往年多收好几倍。人们可高兴透了,纷纷聚会唱戏、敬奉龙王。这里的土地爷,见人们这么敬重龙王,不把他放在眼里,很生气,偷偷地跑到天上,向玉皇大帝告了小龙王一状,玉皇大帝听说小龙王不听旨行雨,可恼坏了,就把小龙王打下凡间,罚罪三年。小龙王在人间过了三年,该走了。他想,我走了这里不还是旱吗?一天夜里,他又变成了一条龙,用他巨大的身体,用最大的力气,在小溪的村庄下方来回挪转一番,然后腾空而起,飞回了东海。在他挪转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大水潭,有了这个大水潭,人们灌溉庄稼再也不缺水了,大伙又过上了恬静而又幸福的生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小龙王,把他起飞的地方叫做升龙潭,并在升龙潭的边上修筑了祭龙台(现在还依稀可以看到祭龙台的台基),每逢过年之时,人们便宰猪杀羊来祭祀、感谢小龙王。再后来,人们干脆就把自己的村庄叫成“龙寨”。从此,龙寨这个响亮的名字就一直叫到今天。
在九连山下,湍急的桃江奔流不息,江水流经全南县城厢镇南面四公里处,被一条长180米,高10米的水泥大坝拦腰截断,激流变成平湖,人们叫它“仙女陂”。 说起仙女破的由来,有一段神奇的传说。桃江河畔的员山坝,是全南山区唯一的大瑕农田。很久以前,这里是“旱死蛤蟆,饿死老鼠”的地方,流传着一首民瑶:“有女莫嫁员山坝(仙女陂一带),说到员山坝鬼都怕。田又旱来,土又瘦,一日三餐吃薯麦”。人们望着哗哗的桃江水,多么想拦河修筑陂坝,引水灌田。但桃江水急,年年筑陂,年年被水冲垮,只是望水兴叹。又过了一年,百姓照样大兴土木,修陂筑坝,午饭时,一个满身秽疮,衣衫槛褛的女乞丐前来讨饭:“行行好,给一口”。百姓中一人见她可怜至极;口下留情,给了她半碗。女乞丐感恩不尽,同百姓一起打桩,挑石,陂很快就筑好了。人们欢呼雀跃,百姓觉得陂成与女乞丐有缘,定是九天仙女下凡,救民之灾,清朝顺治初年故将陂命名 “仙女陂”。仙女陂把水拦进了农田,百姓种上了水稻,日子渐渐红火,可是好景不长。第三年陂内一只鲶鱼修炼成精,年年作孽,把陂蛀穿,百姓无奈于它,每年将一标致少女投入陂中用来祭陂,方能筑好。这样年复一年,不知害了多少良家少女。此地有一钟姓后生,勇猛耿直,人称钟公,他幼年丧父母,只兄妹两人相依为命。有一年轮到他妹妹来祭陂了,钟公思来虑去,觉得难避此祸,他突然想起民间吕山法祖,能驱妖除怪,于是立志学“法”。钟公学成回来,适逢鲶精兴风作浪。民众乡亲正洒泪簇拥着其妹,行祭陂仪式,钟公一个箭步,拉开妹妹,然后抽出雌雄剑,向鲶精飞劈过去,鲶精正在得意之际,突见两条玉龙寒光闪闪而来,顿时惊慌失措,霍地跃起,沿江向下飞行,钟公穷追不舍,终将鲶精杀了。从此,仙女陂再也不需少女相祭了,人们为纪念钟公为民除孽,在陂旁立了一座“钟公庙”。仙女陂的传说终究是传说,只能反映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1969年间在钟公庙旁修建了一座永久性的水泥拦河滚水陂坝,仍称仙女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