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 岱山地图

岱山概况

960

简介

图:简介

岱山县自然景色秀丽,海岛风光宜人,自古以来,就被誉称“蓬莱仙岛”,翠岛星布,仙雾袅绕,风景如画,气候宜人,景色旖旎,以其海瀚、滩美、礁奇、山秀,显示出山海奇观的特色。尤其是岱山岛,岛海相连,水天一色,风光旖旎,气象万千。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这样写对岱山的印象:“蓬壶来轩窗,瀛海入几案。烟涛争喷薄,岛屿相凌乱”。明清时期,就形成了“蓬莱十景”,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社会名流,前来揽胜,并留下了许多赞美岱山奇丽风光的千古诗章。
海水、沙滩、礁石、海鲜、渔火是岱山旅游的特色。岛内还有新石器时代的大舜庙后遗墩遗址;“渔盐之利,甲于一方”,岱山贡盐,闻名遐迩。还有五代年间古刹超果寺、宋代岱山书院等名胜古迹。其磨星山景区仙茶满坡,山顶新建的“华藏世界”堪称我国人文景观一绝;岱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是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娱乐运动于一体海岛旅游基地。

语言

岱山话,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甬江小片。
经过三百多年的演化,岱山地区形成了以舟山话为主,以慈溪、镇海话为辅,混合了少量余姚等地词汇的一种特殊的舟山方言——岱山话。
岱山的地域虽小,但各乡镇居民的言语也略有不同。如离高亭镇上仅二里地的大岙和庙后一带念“中、钟、种”为君音,“竹”念“菊”音,反过来把“军”念成“中”音,“菊”念“竹”音,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念成“军国人民解放中”,种田成了军田,桌凳变成菊凳,菊花也成竹花,几点钟说成几点军。
岱山人对于方言的含义自然是明白的,但并不意味着每句话能书写出来,如我不要,岱山话讲法是“我反其”,(这‘反’只是近似音),真正应怎样写?从辞典中很难找到,实际上这是勿受的反切音。又如“介多”、“介好”、“介壤”之“介”音也是“格外”一词的反切音(“外”,岱山土音为“额啊”的反切)。

宗教信仰

岱山县有佛教、基督教和天主教三大宗教。

历史文化

岱山岛县历史悠久,据记载“大舜庙后墩遗址”和“北畚斗遗址”的出土文物考证,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此劳动、繁衍、生息。
春秋战国时,岱山岛属越国东境甬东地。
秦、汉至隋皆属句章、县之东境。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后,岱山岛一直为翁山县、昌国县(州)、定海县之蓬莱乡。
清宣统二年(1910年),岱山岛建岱山镇。
1927年,设岱山区。
1949年(民国38)国民党军政人员3万余人从大陆溃退至岱山诸岛。7月,国民党浙江省政府迫于时势与环境,设立翁洲县(从定海县分析),县政府驻高亭镇东高显庙,岱山始置县。
1950年5月岱山解放,翁洲县废,复为定海县岱山区驻地。
1953年6月为岱山县人民政府驻地。
1958年10月撤销岱山县建制,并入舟山县。
1962年4月,恢复岱山县建制,建大衢县(从岱山县、嵊泗县分析)。县政府驻高亭镇中心墩子(现为人民路)。大衢县政府驻岛斗人民公社幸福大队。
1964年6月,撤销大衢县建制,辖地分别并入岱山县、嵊泗县,岱山县政府仍驻高亭镇人民路,沿续至今。

神话传说

龙成蜃的传说
龙成蜃的传说据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个深山岙里有个新娘子。她第一天上灶做饭,就被灶间壁上喷出的水珠溅湿了新衣裳。她很奇怪,寻长喷水的地方,看见喷水的小洞不断大起来,水也越喷越多了!过不久,洞中爬出了一只怪物,像小牛大小,头中间生一只角,浑身黑亮光滑。她正要呼喊,突然想起了老年人常说的“蜃”,她镇静下来,慢慢的脱下了穿在里面的一件大红衣服,打开厨门闩,人靠在正屋门边,等待着怪物的变化。新娘子早先听说,龙修炼多年以后,就可变成“蜃”,可以去跳龙门,跳过龙门可以成仙得道。
眼下,新娘子看见“蜃”停止了喷水,慢慢向她走过来,走到她身边时,她不慌不忙地拿起红衣裳,挂在怪物的独角上,轻轻地默祷着:“愿你早跃龙门中状元!”并向怪物拜了三拜。怪物就头顶大红吉衣,出屋后口喷大水,冒着倾盆大雨,向大河奔去了!
一年以后的一个早晨,新娘子起来烧早饭,刚引火入灶,突然听到屋顶“哐啷”一声,紧接着从烟囱洞里掉下来一件闪闪发光的东西。她拿来一看,是一件用大大小小珍珠串连起来的珍珠衣,衣上还系着一张布条,条上写着:
红衣助我跃龙门,至今成神来报恩;
吉衣变为珠衣还,只酬心中三分情。
新娘子看了布条,拿着珠衣去见公婆丈夫,说了一年羊的一次奇遇,大家也很惊奇。年老博古的公公告诉大家:由新娘子送给的那件大红吉衣在“蜃”跳龙门以后,就成了它的护身之宝。“唇”为了报恩,找来这件珠衣,这件珠衣能夜明、避水、避火、避风、吃墨,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珍宝。

以下门友刚刚浏览这篇攻略:

    联系我们 邮箱:yuexiamenwang@126.com   电话:13911517804      京ICP备20009795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0723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