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 平湖地图

平湖概况

42808

简介

图:简介

平湖位于东海之滨,地处浙江省东北部杭嘉湖平原腹地,北接上海市,南濒杭州湾。境内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素有“鱼米之乡、瓜灯之城、文化之邦”的美称。
平湖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江南水乡。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了先祖活动的足迹,历经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是钱塘江文明的前哨之一。
经过长期酝酿和历史积淀,孕育形成了以乍浦港为代表的海洋文化;以西瓜灯、钹子书、九彩龙等为代表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以李叔同、陆维钊、赵孟坚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莫氏庄园为代表的名园文化;以南河头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东湖景区为代表的水乡文化;以九龙山为代表的名景文化;以平湖糟蛋为代表的饮食文化等等,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开放、亲水、崇文、报本”的文化特色,名人名家荟萃。
其中莫氏庄园、乍浦炮台(含南湾炮台、天妃宫炮台)、庄桥坟遗址被列为国家级文保单位,报本塔、戴墓墩遗址、马厩庙大桥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南河头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新埭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近年来,先后发掘出土了一大批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时期的极有价值的文物。其中庄桥坟遗址出土的原始文字,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原始文字。平湖钹子书、平湖派琵琶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平湖市的市树市银杏。银杏属上古孑遗树,被植物学界称为“活化石”。 银杏为秋色叶树,秋叶金黄,亦可成为“金平湖”的象征。银杏因其挺拔伟岸的身姿、见证沧海桑田的树龄,被作为古老文明的象征。松枫台的古银杏是平湖历史的见证,它已经和平湖融为一体。
平湖的市花是桂花。历来被作为崇高、贞洁、荣誉、友好和吉祥的象征,凡仕途得志,飞黄腾达者谓之“折桂”。桂花树干通直,树冠圆整,树皮灰色,花簇生叶腋或聚伞状,花小,黄白色,浓香,花期9-10月。

语言

平湖方言属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在地属上跟嘉善、金山方言比较接近。本域内方言也有差异,大致西南诸乡(今当湖、曹桥、钟埭、乍浦、林埭之地),与东北诸乡(今新埭、广陈、黄姑、全塘、新仓之地)有所不同,其中又有城关音、乍浦音、新仓音之别。例:1、吃饭的“吃”,城关(当湖)跟“迄”同音,而新埭、新仓、全塘跟“曲”同音。2、在人称代词的称谓上,“我”城关说“吾”、“吾奴”、“阿奴”,新埭则说“阿娜”。“你”城关说“侬”,新仓则称“仁”。“他”城关、新埭、新仓都说“伊”、“他们”称“伊拉”,而乍浦说“耶”“耶拉”。3、祖母,城关、乍浦称“亲妈”、“亲亲”,新埭、新仓称“娘娘”。4、姑母,城关、乍浦称“阿伯”,新埭称“嬷嬷”,“阿娘”,新仓称“阿嬷”等等。然而在许多方言习语上,没有严格的地域界线,往往有混杂现象。随着现代汉语和普通话的推行,人口流动加速,乡间地域性的方言逐渐趋向一致。

宗教信仰

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神灵
1、佛教
据地方志书记载,佛教早在南朝梁武帝天监(502-519)末就建长福寺(县北24里泖浦瑭)。唐代是佛教的发展时期,建寺院12座。明、清两朝又有发展,至清光绪十二年(1886),全县有寺院82座。民国时,有菩提会、佛光社、佛教会等佛教组织。解放前,大小寺庙遍及乡村,由于科学技术落后,精神文明程度低下,故烧香拜佛,凡事祈祷菩萨保佑,成了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活动和精神上的寄托。例遇自然灾害中旱灾的求雨,人生病时的求佛抓“仙方”,遇凶吉之事的烧香求签问佛,还有许愿、谢佛、作道场超度亡灵,祈祷风调雨顺保丰收、避风险保平安等等。
2、道教
是我国宗教之一,由东汉张道陵创立,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平湖始于宋建炎年间(1127-1130),县内最早的道院是广陈镇的佑圣道院。元、明时陆续建寿康、佑圣宫、全真、元真、崇真等道院和道观。明宣德年间设道会司于县西佑圣宫。清代又建松尘道院和吕仙观。清末以来道教逐渐衰落。民国时,仅分布在城隍庙、东岳庙等庙观。解放后无活动。
3、伊斯兰教
始于解放后,仅以伊斯兰教阿訇李芳亭(回族)由安徽迁到平湖城关镇经商传教,并成立教会,仅有信徒20人。县内未设教堂,每逢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均赴上海、杭州或嘉兴做礼拜。
4、神灵
平湖之域,传统的崇拜习俗除主要的佛教外,另一种主要的崇拜内容就是神灵崇拜。所谓神灵实质是对历史上一些帝王将相、英雄贤士、清官孝子等人物,予以神化了的纪念性崇拜,故均建祠立庙,塑身设祭。如沿海一带渔民为出海保平安而崇祭的天妃娘娘,建有天妃宫、娘娘庙;为纪念三国时刘备的刘千岁庙(或称刘寄爹);为纪念吴国时五子胥的胥子庙;为纪念三国时关云长的关帝庙;为纪念抗倭英雄戚继光的戚老爷庙;为纪念孝子陆绩的怀桔庵(又称陆绩庙)等。这种崇拜由于将人以神化,神权人授的思想意向,故能受人所祈祷,授人天意神灵保佑,以为能消灾灭难,卜知凶吉。

历史文化

平湖历史悠久,据大坟塘遗址出土文物证实,早在六千年前已有先民在此劳动生息。春秋时为越国武原乡地。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置海盐县,今平湖市境为海盐县一部分。秦末或西汉初,县治陷为柘湖,移治武原乡地域 (今平湖市当湖街道东湖一带)。东汉永建二年(127)县治陷为当湖,迁治齐景乡故邑山(今乍浦附近)。东晋咸康七年(341),县治从故邑山移治马嗥城(今海盐县武原镇东南)。明宣德五年(1430)从海盐县分出大易、武原、齐景、华亭四乡,建为平湖县,县治设当湖镇,属嘉兴府,隶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因其地汉时陷为当湖,“其后土脉坟起,陷者渐平,故名平湖”。以后,建置长期不变,境域基本稳定。
解放后,平湖县境行政建制有三次变动。1950年,调整区乡规模时,划骑莲乡10个村归海盐县、埭乘乡4个村归嘉善县;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时,海盐县西塘公社和嘉兴县钟埭、曹桥公社划入县内;1961年,西塘公社仍划归海盐县。
199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平湖县,设立平湖市。2000年,进行了行政村区划调整,将原来的286个行政村调整为138个。2004年,进行撤镇乡建街道和部分行政区划的调整,将原来和10个乡镇调整为3个街道、7个镇,即当湖街道、钟埭街道、曹桥街道,乍浦镇、新埭镇、新仓镇、黄姑镇、全塘镇、广陈镇和林埭镇。2009年撤销全塘镇、黄姑镇建制,合并设立独山港镇。
随着平湖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对外交流翻开了新的篇章,友城发展从无到有,交流领域不断扩展。2002 年12月我市与美国桑纳维尔市建立友好交流关系,2004 年5月与日本府中市建立友好交流关系,2006年4月与日本小浜市建立友好交流关系,2006年8月与美国华盛维尔市建立友好交流关系。我们利用友城关系加强了教育、文化、卫生、经贸等方面交流与合作,政府代表团每两年互访一次,民间交流保持了经常性交流。通过交流,既加深了双方友情,又宣传了平湖,扩大了影响。

神话传说

平湖糟蛋

相传清雍正年间,平湖有家名“徐源源”的小槽坊。一年大潮汛淹了槽坊的糯米,家养的几只鸭子恰在糯米堆旁下蛋。几天后大水退去,糯米已经发酵,埋在其中的十几只鸭蛋已有股醇香味,丢了可惜,主人把它闷在酒糟里,结果成了独特风味的美食。后来乾隆年间,平湖有人去海宁陈阁老家走亲戚,带去了一甏糟蛋。正巧乾隆皇帝下江南到了陈阁老家,阁老宴请皇上时摆了一盘糟蛋。乾隆尝之,其味无穷,“便关照阁老,把它列为贡品,还御赐‘徐源源’一道‘金牌’哩!”这确实是一只很美的故事,它巧妙地提高了“平湖糟蛋”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但椐有关人士认真考证,发现,乾隆皇帝的故事是虚构的,金牌倒有一块,而且货真价实,是巴拿马国际博览会的金奖。由此可见糟蛋确是好东西。

韩家埭和白地上故事

话说清朝刚进平湖城那时,派了第一任知县上任,顶戴花翎,跨马游街,走到西小街韩家埭源兴祥铁铺时,从里面飞出一件打好烧红的铁家伙,不偏不倚,正中知县心窝,一命呜呼。那是铁铺小徒弟第一次见清官服,大不顺眼,随手丢出活计,闯下大祸。按满清法律,杀了朝廷命官,要血洗屠城,城内百姓提心吊胆了好几年。终于有一天,东门白地上面店伙计王四,半夜起来看见东湖里船影黑压压,大批清兵正要上岸,他赶紧握虎头切面刀守住虚掩的城门,进一杀一,一边大喊,城内百姓绝大多数得以逃出城。满清规矩:屠城只屠城内百姓,出城不杀,所以躲过了这个大劫。王四寡不敌众被剁成肉浆,平湖城百姓一直纪念他,在东门白地上有碑,毛八观酒店专辟一间供王四相公,一直保存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屠城留下了后果:一是清朝平湖不准出状元,二是孔庙放生池必须从庙内移到外面。

以下门友刚刚浏览这篇攻略:

联系我们 邮箱:yuexiamenwang@126.com   电话:13911517804      京ICP备20009795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0723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