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 盱眙地图

盱眙概况

简介

图:简介

盱眙县,古称都梁、临淮、泗州。是江苏省淮安市下辖县,位于中国运河之都淮安西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东与金湖县、滁州天长市相邻,南、西分别与南京市六合区、滁州市来安县和明光市交界,北至东北与分别泗洪县、洪泽接壤,人均国土面积列江苏省各县(市)之首。
地势西南高,多丘陵;东北低、多平原;呈阶梯状倾斜。淮河流经境内,东、北部濒临洪泽湖,有低山、丘岗、平原、河湖圩区等多种地貌,素有“两亩耕地一亩山,一亩水面一亩滩”之称。为山水旅游城市,境内有4家国家4A级景区,曾荣膺中国旅游强县。盱眙是南京一小时都市圈重要的节点城市,素有“南京后花园,淮安大观园,长三角休闲园”之称。

语言

江淮官话—洪巢片
江淮官话可分为洪巢片、通泰片和黄孝片,洪巢片的分布范围最广,涵盖大半江苏省和安徽省。
江淮官话洪巢片,在语言学上是指淮语以中国五大淡水湖(五湖)之洪泽湖和巢湖为两端的大片区域,包括江苏江淮之间地区:扬州、淮安、盐城等;江苏沿江西部地区:南京(溧水南及高淳除外)、镇江(丹阳除外)、常州市金坛西部;安徽省中部地区:合肥、滁州、六安南部等;安徽南部沿江诸市:马鞍山、芜湖的部分城镇地区等。洪巢片四面分别与中原官话(北)、淮语通泰片(东)、吴语太湖片(东南)、吴语宣州片(南)、赣语怀岳片(西南)、淮语黄孝片(西)等方言接壤,在方言交接地区与各方言互相影响,呈现出丰富的过渡特征。

宗教信仰

基督教、佛教

历史文化

秦,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分封,置郡县,盱眙置县。建县时间在秦王政二十四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3~前221年)之间。盱眙县先属泗水郡,后属东海郡。
楚汉之际(前208~前202年),盱眙属西楚东阳郡。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六月,反秦义军领袖项梁拥立楚怀王熊槐的孙子熊心为王,以号召天下,仍称楚怀王(后尊为楚义帝),建都于盱眙。九月迁都彭城(今徐州市境)。
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在广陵置荆国,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废荆国,置吴国,盱眙先后属荆、吴两国。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废吴国,盱眙改属沛郡。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置临淮郡,盱眙属之,为临淮都尉治所。
新王莽时期(9~23年),盱眙改名“武匡”。
东汉,光武帝年间(25~57年),临淮郡并入东海郡;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从东海郡划出临淮郡故地置下邳国,盱眙先后属东海郡和下邳国。
三国时(220—265年),盱眙入魏国,属徐州下邳郡,后期,盱眙为弃地。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以下邳郡的淮南地区置临淮郡;永宁元年(301年),临淮郡更名为临淮国,盱眙均为属县,且是临淮郡治所。永嘉年间(307—312年),石勒起兵攻晋,盱眙曾为石氏短暂占据,仍属临淮郡。
东晋,义熙七年(411年),盱眙从临淮郡分出,以县置郡,属徐州。此时无盱眙县建置,盱眙郡辖考城、直渎、阳城三县。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加徐州曰南徐州,盱眙仍为属郡,郡辖考城、直渎、阳城三县。元嘉八年(431年)割江淮之间的地区为南兖州,盱眙郡改属南兖州。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南兖州从广陵移治盱眙。元嘉三十年(453年),废南兖州,后复置,州治仍迁至广陵。宋末,盱眙郡增辖信都、睢陵两县。
齐,复置盱眙县,属南兖州盱眙郡。郡辖考城、盱眙、阳城、直渎、长乐五县。建元四年(482年),北兖州州治由淮阴迁至盱眙,盱眙郡改属北兖州。
梁,盱眙郡初属北兖州,后属淮州。武帝末(549年),淮南地区为东魏占领,于县治置盱眙郡,属淮州,郡辖盱眙、阳城、直渎三县”。后入北齐,盱眙郡仍属淮州,郡辖考城、盱眙、阳城、直渎四县。
陈,太建五年(573年)八月,盱眙入于陈,九月改属谯州,盱眙郡仍辖考城、盱眙、阳城、直渎四县。太建七年(575年),盱眙郡改属南兖州。后在盱眙郡治置北谯州,不久裁撤。太建十一年(579年),盱眙郡入于周,改属扬州,郡仍辖考城、盱眙、直渎、阳城四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盱眙郡,考城、直渎、阳城三县并入盱眙县,属江都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于县治置西楚州,辖盱眙一县。武德八年(625年)废西楚州,盱眙改属楚州。光宅元年(684年),改属泗州临淮郡,隶河南道。五代时,盱眙入于吴。大和三年(931年),吴国升盱眙县为招信军。后入南唐,盱眙属楚州。周显德中(954~959年之间),盱眙入于周。
宋初,盱眙初属楚州。乾德元年(963年),改属泗州。建炎三年(1129年)六月,县升为军,隶淮南东路。次年九月废军为县,属濠州。绍兴二年(1132年)复属泗州。绍兴十二年(1142年)正月,升天长县为天长军,盱眙为其属县。五月废天长军,复升盱眙县为军,隶淮南东路,盱眙军辖天长、招信两县。
乾道初(1165~1168年),盱眙入于金,仍为盱眙军。金宣宗南渡(1214年)后,盱眙军改为镇淮府,不久弃去,盱眙归宋。宝庆三年(1227年),盱眙再次入于金。绍定五年 (1232年),金将以盱眙降宋,宋诏改盱抬军为招信军,辖天长、招信两县,隶属于淮南东路。
元,盱眙初为招信军治。至元十三年(1276年),行招信路安抚司事,辖盱眙、天长、招信、五河四县。次年,在盱眙县。治立招信路总管府。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为临淮府。至元十七年(1280年),五河县划归泗州。至元二十年(1283年),废招信县,其地并入盱眙县。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废临淮府,盱眙县归属泗州。
明,盱眙为县,属泗州。泗州,洪武元年(1368年)属临濠府,次年直属中书省,洪武四年 (1371年),改属凤阳府。
清,盱眙初属凤阳府泗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泗州城沉没水中,泗州州治移置盱眙。雍正二年(1724年),升泗州为直隶州,隶安徽布政使司,盱眙仍为属县。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裁虹县为泗州,州治由盱眙移至虹县(今泗县)。

神话传说

明祖陵的传说

古泗州城北的淮河与洪泽湖交汇处有一个杨家墩。上有明祖陵又称明代第一陵。朱元璋老家在盱眙太平乡。当上皇帝后迁都南京,在这里建祖陵,民间流传着不少有趣的故事。
相传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一生穷得叮当响,那真是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全靠讨饭和帮工养家活口。六十多岁了,还在双沟镇一个姓水的财主家放猪。这水员外号称水半湖,双沟东去60里洪泽湖边杨家墩就是他家的一个放猪滩。这朱初一赶着一群大猪小猪在哪儿放,就在哪儿住。只等粮草和猪料断了,才难得回双沟一趟。一天,朱初一正躺在滩旁的草地一个洼坑棚里休息,碰有一师一徒两个道士,那个师父一看这滩,便说:“这是一方风水宝地,如谁家人死葬在这里,将来定会出真龙天子。”徒儿有些不信,师父说:“你将一根枯树枝倒插在这洼坑内,一夜即可长出绿叶。”为了验证这件事,徒儿随手插下一根枯柳枝,等明日再来验看。俗话说,路旁讲话,草棵里有人。道士们讲的话被朱初一听得真真切切。第二天天一亮,朱初一起来看时,枯柳枝果然长出绿叶。朱初一喜出望外,他怕再有人知晓,便在二道士返回之前,将树枝拔起,扔到别处,又重新插入一根枯枝,然后,回茅棚佯装睡觉。早饭后,道士又返回放猪滩,徒儿一看枯枝未发芽,便说师父判断有误。师父感到奇怪,就在周围察看,结果他们发现洼坑旁茅棚内有一老猪倌,便推醒他,问他拔没拔掉洼坑里的枯枝?朱初一一看,二位道长仙风道骨,非等闲之辈,怕此事隐瞒不住,只得承认是自己所为。师徒二人看这老猪倌也是榆木疙瘩,就对他说:“你家人死就葬在这,将来你家就要出真龙天子了。”朱初一听罢连连叩头,千恩万谢,二道士飘然而去。
这朱初一祖祖辈辈是讨饭雇大工,八辈没有一个人出人头地的,如今听说埋在这洼坑里能出皇帝,一心想葬在这儿。但他又考虑到这放猪滩都是水家的,我就是死了,水员外答不答应呢,为了这事,老猪倌整天茶不思饭不进,忧心如焚。有一天,朱初一回双沟领粮草,他来到了东家,水员外问他有什么心思,他说:“我给你老人家放了一辈子猪,可叹土快到颈脖子了,怕不久于世,我担心死后连一块葬身的地放也没有,故而发愁。”水员外一听哈哈大笑说:“看你想到哪儿去了,我家良田万顷,人称我水半湖,岂能没有你安葬的地方?”朱初一听东家说话干脆,捣蒜似地磕了三个响头,说:“我活着为老爷你放猪,死后别无他求,我还想替老爷您家看看放猪滩,您就答应我死后葬在放猪滩上的洼坑吧。”水员外就答应了。这话说了没几天,朱初一果然得病死了。水员外叫家人准备一口薄棺,到放猪滩上把老猪倌就地埋掉了。谁知,过了三四天,这滩上下了一场大雨,附近的泥土全冲进了朱初一的坟坑,雨过天晴,坟墓象吹风似的,一天未到黑,长成了一座小山。朱初一死后,他的儿子朱五四妻子陈氏就怀孕了。当时的元朝谋士夜观天象,发现泗州上空有紫薇星发亮,怕出“真龙天子”。夺元朝的天下,便下令在泗州一带捕杀孕妇,朱五四携妻逃到红庙村生了朱元璋。他就是日后的明朝开国皇帝,世称明太祖,年号洪武。
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光宗耀祖,下令在祖籍凤阳造皇陵,接着派皇太子朱标四处打听祖父初一的坟墓。一直找了十多年,也没有找着。后听说祖父在泗州给人家放猪。顺藤摸瓜,终于在洪泽湖湖畔杨家墩的放猪滩找到了。从朱初一死后到洪武十七年,坟墓又遭水淹,当太子标到时,祖父坟墓仅剩下一堆黄土。皇太子回京向父皇一说,朱元璋悲喜交集。悲的是,自己当了皇帝,祖父的朽骨抛却在荒无人烟的洪泽湖边。高兴的是,祖宗墓有了下落。于是派太子二下杨家墩放猪滩,准备把棺木起出来运到南造陵墓。皇太子带上一只官船和几个身强力壮的士兵过江入滩当晚到了盱城,次日到放猪滩起了灵柩装上船,说说讲讲到了黄昏,太子标见天色已晚,只好暂住一夜。几个人酒足饭饱,呼呼入睡了。谁知夜里起了大风,天亮一看,祖父的灵枢不翼而飞,太子大吃一惊,立即分头寻找。他们在盱城周围找遍了也没有影,几个人又赶到了老地方放猪滩,你说怪不怪,那口棺材被大风刮进了了原来的墓穴中。几个人重新把它弄上来装上船,再看看天色已晚,棺木又不在船上,就这样一连三个晚上,夜夜如此,棺木仍回到原来的穴中。事到如此,皇太子觉得事有蹊跷,火速回京复命。朱元璋问刘伯温到底是凶是吉,刘伯温掐指一算说:“皇上,这是天意,老人恋土难移,万岁爷还是不要勉强,干脆就把祖陵建在那青山绿水的地方,让他安息吧。”朱元璋听刘伯温的话有道理,但又觉得把祖父一个人放在这里太冷清了。刘伯温献计说:“在杨家墩放猪滩修一座富丽堂皇的祖陵不是更好。”于是,在这里建立了规模宏大的明祖陵。

铁佛和古钟

盱眙县铁佛乡政府稍南,曾有一座规模宏大的铁佛寺。寺内有尊高大的铁菩萨,高约丈余,身着紫金袈裟,威武雄壮。
传说一千多年前,寺内有位方丈,人们都说他面慈心善,是个活佛。他手下有个小和尚,十六七岁,每天打扫寺院,烧香念佛,老方丈很是喜欢他。师徒俩日子过得清闲安静,在寺院后还种了一块菜地。
一天傍晚,小和尚挑水浇菜,忽然撞见师父和一年轻女子在一块鬼混,急忙退了出来。这时他才明白,方丈并非正人君子,原来是不走正道的色徒。
不几天,小和尚便失踪了,老方丈只说外出未归。当地人们也知道他们师徒关系亲如父子,也就没当回事。
不久的一天,下起大雨。空中乌云翻滚,电闪雷鸣,人们见到庙西水塘上金光闪闪,不一会儿,大水退了,塘里露出一尊铁佛和一口古钟。古钟不费事地被搬进寺内。可是,铁佛像生了根似的;人们用力再大,动也不动。正在这时,方丈从寺内走过来,叫众人让开,自去“请”铁佛。说来也怪,老和尚一个人竟把铁佛掀起来了;然而脚还没站稳,铁佛一下子倒下来,他被砸得血肉模糊,一命呜呼了。大家惊异之下再细看,死者身上竟盖了张白纸,上面写着:“推徒落井人不知,奸谋诡计隐一时。黄河也有澄清日,善恶必报只等期。”众人看罢,恍然大悟:这漂来的铁佛、飞来的古钟,是专给小和尚报仇来的。

盱眙梁母

南朝刘宋时,盱眙有位姓梁的老妈妈,寡居无子,在平原亭开了一爿客栈。客人食宿,随意付费,从不计较。有的缺盘缠阻于途,一住月余,仍殷勤照料,始终如初,从不厌倦。故而宾至如归。自家除菲衣薄食外,所得尽施于贫苦乡邻。元徽四年(公元476年),海州马耳山道士徐道盛行于蒙阴道上,遇数仙童奉一青牛车,想不到车厢中盛装妇人竟是平原客栈中梁母。据其言,今日被太上召还,过蓬莱访王子乔。请道士捎信给众乡亲:希望大家笃行好事,日进于善。交谈数语,仙驾飞驰,转瞬消失。徐道盛还归盱眙访之,得知蒙阴相遇时,正是梁母坐逝于客栈之日。

以下门友刚刚浏览这篇攻略:

联系我们 邮箱:yuexiamenwang@126.com   电话:13911517804      京ICP备20009795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0723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