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牛会
亦称打春、鞭春、打春牛。此俗各地流传久远普遍,打春已成为立春的代名词。嘉兴旧时举行此仪式甚为隆重,延续至清末。据清代《古禾杂识》等书记载:官府先于冬季用桑木扎骨架,塑成泥牛,按新年的天干地支,用不同颜色彩绘牛身。至立春前一日,知县率士绅乘轿列队、鸣炮奏乐至东塔寺,祭拜“芒神”迎春牛游行返署。在东塔寺,先遣乞丐扮成春官,穿袍服跪道旁迎接,又找男女农民携农具到场,觅少年儿童作摇船采菱表演。泥牛由青壮年抬之,百余人列队疾驶过街,沿街居民以果品米豆抛牛,以掷中者为吉利,名曰“打春”。次日立春日,在府堂由官府人员持彩杖将牛打碎,名曰“鞭春”,乡民竞拾土块用以围桑树根,说是可使桑叶茂盛。嘉善的春牛会与嘉兴不同,立春日由官府举行仪式,鸣炮奏乐至校场,迎事先准备好的一头健壮活牛回府,并在场中向牛祭拜。这一风俗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农业的重视,以牛作为农业的象征,用打春牛寓“迎春天,祝丰收”之意。
甩火把
又称“烧田蚕”、“放宵火”、“照田蚕”、“田柴之会”,一般均在农历元宵节(正月十五)黄昏时举行。农民用稻草扎成小把,由青少年高举,点燃成火把,在田中奔跑,甩上摇下;也有在田中烧茅草、英白草、荸荠叶的;有的持着火把在田中边跑边喊:“我家田里三石六,你家田里三蚌壳,我家田里白米堆,你家田里砻糠堆”俚歌,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自私心理。
甩火把是古代社会刀耕火种的遗风,流传至后代含有祈求丰收兼有娱乐之意,同时认为燃火把火堆可杀灭越冬害虫。此俗最晚在宋、元即已流行。明崇祯《嘉兴县志》载:元宵前后“乡人束刍木杪,扬以绯帛,高树田间,至夜鸣金鼓焚之,以祈年,曰烧田蚕”。解放以来,此俗仍未废,公社化时期,有些生产队的青少年也烧火把,娱乐之意已为主。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才渐废,然海盐等地冬春仍在田中集杂草堆子夜间烧之,已不限于元宵夜。
庆作物生日
旧时民间相传花果粮菜均有生日,民俗学家以为此是古代对作物崇拜的表现,解放前嘉兴有此风俗。古时各地均以农历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嘉兴府志》载,是日“俗以为百花生日”,并说:“花朝日晴,则百果多实”。旧时民间于是日多用红纸或红布条系于花盆或花茎枝上,以示庆贺,亦有的用红纸制旗帜、纸伞插于花盆中。嘉兴郊区王店一带多于是日吃糖糕和甘蔗。农村还有于该日为桃树做生日的习俗,都由妇女在果上贴红纸,裹以稻草,于枝叉里压石头,扶树唱:“桃子今年多哦?多呃!桃子今年大哦?大呃!桃子今年蛀哦?弗蛀!桃子今年脱哦?弗脱!”甚动听,唱毕举小竹刀向树砍一刀。砍树的本意是用威胁的手段迫使果树多结果实。马来西亚、日本以及我省的东部等地,均有用刀斧砍果树(仅为动作并非砍断)的仪式,嘉兴风俗与之如出一辙,都是来源于古代的巫术催生仪式。民间认为,农历正月初七为菱生日,初八为稻生日,初九为豆生日,初十为棉花生日,有“七菱八谷九豆十棉花”之说,以各日晴好为丰收之兆。
开秧门与关秧门
插秧是稻作的开始,第一天插秧称为开秧门,最受农家重视。旧时此日饮食较丰盛,农民在家中设三牲祭“田土地”,食团子、糕,寓家庭团圆、农事“步步高”之意。又必食鲞鱼,并掷鲞鱼骨作卜,以之卜雨晴。开秧门时,农民颇多忌讳,如插第一行秧时不得开口,不互传秧把,不可把稻秧甩在别人身上等。插秧至田头有余秧全插在田岸,表示今年多粮(实亦供耘田时补株用)。
插秧结束日称为关秧门。是日必须安排在天晚前完成插秧,如人力来不及亦须请工帮助,如至天黑则认为不吉。嘉善一带有请田歌手于是日唱歌风俗。请人种田的则须于关秧门日办一桌酒菜,吃“关秧门酒”。关秧门后,出嫁女回娘家省亲,民谚云:“插好黄秧,看望爷娘”。
息夏
旧时农历六月初六,农事稍闲,农民于是日休息,食馄饨、南瓜等,出嫁姑娘于是日回娘家探望。现时耕作制度改变,农村多于“双抢”结束后才休息。是日旧俗“浴猫狗”,现时有的地方仍说是日为“猫狗猡猡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