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嘉兴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市城处于江、海、湖、河交会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与沪、杭、苏、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
嘉兴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拥有南湖、乌镇、西塘、东湖、南北湖、盐官观潮等一批国家AAAAA和AAAA级景区和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基本形成了以历史文化为依托,以潮、湖、河、海、古镇为特色的江南水乡旅游胜地。
嘉兴历史悠久,是具有7000年历史的马家浜文化发祥地,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南湖以烟雨迷蒙著称,湖中画舫云集,歌舞不绝,历来为游览胜地。同时嘉兴还是党旗升起的地方,是中国红色旅游源头。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就在南湖的一艘画舫闭幕,从此嘉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与南湖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海盐南北湖系“江南一片真山水”,山有层次,水有曲折,海有奇景,山、海、岛、湖融为一体,天然质朴,野趣横生。乌镇“最后的枕水人家”和“原汁原味的水乡”以及西塘“房前街道屋后河”的水乡风貌每年都要吸引数百万人次前来参观游览。海宁钱江潮是世界自然动态奇观,“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山河万马腾”的壮观气势为世人所瞩目。观潮胜地盐官又是座千年古城,海宁古城墙、海神庙、陈阁老宅、春晖堂、城隍庙、杨兵部宅等一座座豪宅府第成为游客寻古探幽的好去处。而平湖九龙山海滨度假区既有大海之浩瀚,又有海岛之风情,更是游客踏海嘻浪的好去处。
语言
吴语(太湖苏沪嘉小片)
嘉兴全境通行吴语(嘉兴话),历史上是吴越交界处,有吴根越角之称。嘉兴吴语兼具苏州话的软,上海话的嗲,宁波话的硬,特色鲜明,与周边的湖州,苏州、绍兴,杭州等地方言极为接近,基本可以互通,是北部吴语中较有典型性的一门方言。
历史文化
嘉兴是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距今7000年前市境就有先民从事农牧渔猎活动。
隋朝开凿江南河,即杭州经嘉兴到镇江的大运河,给嘉兴带来灌溉舟楫之利。
唐代嘉兴屯田27处,“浙西三屯,嘉禾为大”,嘉兴已成为中国东南重要产粮区,有“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的说法。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在嘉兴设置开元府,领嘉兴、海盐、华亭3县,是为嘉兴首次设州府级政权。
北宋改秀州为嘉禾郡,南宋宁宗庆元元年升郡为府,后改嘉兴军。
宋元时,嘉兴经济较发达,被称为“百工技艺与苏杭等”,“生齿蕃而货财阜,为浙西最”。
明宣德五年析嘉兴县西北境为秀水县,析东北境为嘉善县;析海盐县置平湖县;析崇德县置桐乡县,嘉兴府下辖7县,称一府七县。
其时,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日渐繁荣,棉布丝绸行销南北,远至海外,嘉兴王江泾镇的丝绸有“衣被天下”的美誉,嘉善有“收不完的西塘纱”的谚语,桐乡濮院镇丝绸“日产万匹”,名闻遐迩。
1911年11月7日,辛亥革命党人光复嘉兴,成立嘉兴军政分府。民国初废府存县,改称嘉禾县,后复称嘉兴县。
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闭幕,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9年5月7日嘉兴解放,分设嘉兴县、嘉兴市,后撤并频繁。1983年8月,撤销嘉兴地区行政公署,分设嘉兴、湖州市,嘉兴市设城区和郊区,下辖嘉善、平湖、桐乡、海宁、海盐5县。
1985年1月,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嘉兴市区及所辖嘉善、桐乡、海宁县被列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至1988年,嘉兴市及所辖5县均被列为经济开放区。
神话传说
三月十六蚕神生日,四乡八里的蚕民便摇船云集到江南河嘉禾的白龙潭段,因这里河道较宽,乡民们一向都在这里举行一年一次的“踏白船”。远远望去,白龙潭与江南河连成一片,水域宽阔,碧波荡漾。赛事一开始,只见那些船一条条像脱弓的箭,在这片水面上你追我赶。就在这两条船追逐正欢,那条插有村坊旗号的船一马当先驶进白龙潭时,只见岸边有一僧人挥手急急喊道:“别划了,赶紧上岸!”岂知他“岸”字刚出口,忽见一阵巨浪从水底掀起,把这插有村坊旗号的船抛向了天空,忽地又跌落下来,一瞬间人和船都翻落在水中。这情景来得太突然,让在两岸围观的人都感到震惊。是河面受到了什么打击,还是水中有什么怪物?不过一切来得快去得也快,过了一会儿,河面上又恢复了平静。这时,只见岸边那位僧人一边在“阿弥陀佛”地念着,一边还在使劲地喊:“河里的船赶快靠岸!河里的船赶快靠岸!”当所有的船都靠了岸,乡民们就都围上了这位僧人,询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僧人说:“阿弥陀佛,如我没有猜错的话,这白龙潭里有条蛟龙在作孽。”蛟龙作孽?一听僧人这么说,乡民们陡然想起了什么。有人曾经听说过,经常有船只路过这白龙潭时,就莫名其妙地不见了,莫非与这白龙潭的蛟龙有关?这样一说,不仅答案出来了,也给这些乡民们增添了几分恐惧。顿时,无助的乡民们都把僧人当成了神人,纷纷磕头作揖:“大法师,求你救救我们吧!”僧人说:“我也只是路过这里,偶见此景,顿生疑念。”有人问:“请问大师来自哪里?”“我不是什么大师,法号晓一,来自寒山寺。”当知道他是来自姑苏寒山寺时,大家更对他肃然起敬。乡民们都跪下,求他为嘉禾人除去这个大祸害。只见晓一双手合十,一声“阿弥陀佛”后说:“我想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这白龙潭边建一座宝塔,镇住这条蛟龙。”
嘉兴民间有一种风味独特的粽子——越王粽。越王粽的馅是把腌制烘干的梅干菜放到上好的肋条肉中,再配上各种作料,文火煎熬。传说越王粽与越王勾践有关。
当年,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决战,败于夫椒,自己和大臣范蠡作为人质被押送到吴国国都姑苏,替夫差养马。吴国大将伍子胥多次建议夫差杀掉勾践,灭了越国,以免留下祸患。可夫差陶醉于眼前胜利的喜悦中,怎么也听不进去。伍子胥见状,对自己的部下道:“今天不杀勾践,日后取吾等性命者必此人也。”
一日,伍子胥心生一计,叫来每天给勾践和范蠡送饭的狱卒,如此这般吩咐一番。第二日,那狱卒给他们送去一大盆淡肥肉和一桶白饭。隔壁牢房里投过来一缕羡慕的眼光,那是一个年老犯人,不知犯了什么罪被关在这里,而今早已白发苍苍。勾践也疑惑了,因为他自从沦为阶下囚,每日里只能吃些剩菜冷饭,已有半年没有吃到一丁点儿肉星。“莫非他们在食物里加了剧毒,想置我于死地?”想到这里,勾践不禁回头看看范蠡,心里忐忑不安。范蠡想了一会儿,道:“大王不必过虑。他们若想害我们。早已经下手了,用不着等到今日。”说完。他夹起一块肥肉,嚼了几下,一口吞了下去。勾践摸了摸干瘪的肚子,早已饥肠辘辘,他也吃了一块,接着下筷如飞。转眼间,一盆肥肉被他们吃了个盘底朝天。
第三日,狱卒又给他们送去一大盆淡肥肉和一桶白饭,他们又很快吃完了。以后,狱卒天天给他们送肥肉和白饭。不到一个月,勾践和范蠡已经吃得白白胖胖、浑身无力,一动就出虚汗。此时,勾践和范蠡才明白中了敌人的奸计。他们想绝食不吃,但这样下去准会饿死;若继续吃淡肉白饭,则会浑身虚脱而亡。
这天夜里,狱卒又给勾践和范蠡送来一大盆肥肉白饭,收去了原封不动的中饭,倒在墙角的阴沟洞里。几缕月光透过铁窗,冷冷地斜照在牢房里。几只大老鼠旁若无人地钻出来大嚼那些食物。“可惜啊可惜!”隔壁的老者大声叹息,“饱了老鼠,饿了老朽。”范蠡听了,内心一动,乘狱卒睡了,他悄悄地从栅栏间往旁边囚室一看,月光下,那老者还在自叹自怜。范蠡把吃剩的肥肉递了过去。那老者闻到肉香,一骨碌爬起来,扑过来一把抓起肥肉,三口两口就吞了下去。吃好后,他顾不得擦去两腮上的油腻,喉头一动一动的,眼睛还看着勾践和范蠡。范蠡小声道:“敢问老先生,你为何关在此处?”那老者盯着范蠡,,良久才道:“你们君臣两人皮肉松弛,说话中气不足,虚火上升,有时还头晕眼花,这是肥肉吃多了的缘故!这世道可真滑稽,有人天天吃白肉,有人天天吃梅干菜,有人要饱死,有人却要饿死……嘿嘿……”范蠡听了,忙跪在地上,道:“求老先生救命!”那老者听后,喃喃自语:“只因我与伍子胥政见不一,没想到被他设计陷害,一关就是二十年!”他说完,随手从席子底下抽出垫在床底用老竹叶包裹起的大把梅干菜,往范蠡手里一塞,说:“这菜对我来说咸苦难忍,对你们可是救命良药,它可以收油去火。”
范蠡接过那竹叶包,如获至宝。为了掩人耳目,他干脆把肥肉、梅干菜、白米饭包裹在竹叶子里吃。自此以后,范蠡常用肥肉换梅干菜。他们两人渐渐康复,那老者也健壮起来。三人常常在深夜密谋,定下了灭吴大计。
后来,嘉兴钱塘江边的老百姓得知越王勾践吃老竹叶包肥肉、梅干菜和白米饭活了命,复了国,便说此物吉利,纷纷效仿。后又加以改良,用鲜肉糯米,以陈年金黄的老箬竹叶包裹起来,它的味道鲜美无比。这种包粽子的方法一直流传至今,金黄的嘉兴越王粽象征着富贵大气,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