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丝绸路之十 嘉峪关关城

相关目地的

    NO10. 嘉峪关关城

    10月5日  晴   行程130公里(玉门市—嘉峪关关城)门票118元

    5日早晨,依旧7:30分从玉门出发,前往嘉峪关。由于路上车辆拥堵,10点才到,比计划晚了一个小时,从而笑队也把我们的参观时间缩减了半个小时,只给一个小时的参观时间。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关隘,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它比“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还早建九年。嘉峪关的南边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边是黑山,它建在两山之间30华里处,是河西走廊最狭窄的地方,地势极为险要。西边地域开阔的荒原戈壁素为古战场,东边即是丝路重镇酒泉。

    嘉峪关为黄土夯筑而成,进入热兵器时代后,它同长城一样早就被废弃了。几经风霜雨雪,早已坍塌损毁。1931年关楼被拆,现在的关楼是1988年按原样重建的。

    其实,关楼同长城一样,本身的防御功能早已成为过去,之所以那么多人不远万里来到嘉峪关,登上关楼瞭望,更多是对那些烽火狼烟、孤寒凄凉岁月的一种怀思和凭吊,是对那些马革裹身、血染沙场的将士们的一种缅怀和纪念。

    我们从东门进入景区。大门口由赵朴初提写“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的牌匾,颇有气势。1837年左宗棠驻守肃州时也曾亲笔提写过一块“天下第一雄关”的匾额,后关楼被拆,这块匾额也随之不见,遗失在了历史的风尘中。

    跟着如潮的人流从东门进入景区,走不多远便踏上一条林荫小道,路两旁是一怀抱不过来的柳树,傲然挺立苍穹之下,绿如帷幄,这便是“左公柳”。左公,即是左宗棠,他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的人。

    1865年英、俄合力支持分裂势力阿古拉大规模叛乱,将天山南北大片疆域分裂出去,而清政府派去与俄谈判的崇厚竟然与俄签订了放弃伊利的《里瓦几亚条约》。消息传来,舆论哗然。已年近古稀的左宗棠坚决反对,依然抬棺出塞,亲帅大军征战沙场,硬是把俄国又压回谈判桌,以强硬姿态让俄国不得不把已占领的领土(包括伊利在内)归还给中国。左公又连续五次上奏朝廷在新疆建省,终于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了行省,为西北边疆奠定了牢固的行政区划治理基础。

    左宗棠率大军出嘉峪关时沿途插柳,连绵千里。初不过为标志归途,积久成荫,千里绿幛,竟成了塞外传奇。这些柳树被人们称为“左公柳”。

    正因为有了前人的浴血付出,才有了后人的林荫庇护。走出林荫道,便到关楼。嘉峪关分内外两城,过外关门前走,右手处一座带着浓重历史痕迹的“井亭”,现已成为游人小憩之所,它旁边的游击将军府正在闭门修缮,正前方则是高数丈,巍峨宏伟的雄关内关楼和瓮城。

    瓮城外南边,建有文昌阁、关帝庙和戏楼。文昌阁,体现了我国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和家国情怀。文能匡扶社稷、武能安邦定国,嘉峪关的文昌阁告诉后人,手握重兵镇守雄关者,不仅是龙虎飞将,同样也有韬略雄才,如冯胜,左宗棠,如从1516年至清光绪年为止,此驻守的十八位将军……

    关帝庙,则是官兵战前、战后祈福保平安之所,也体现当地老百姓求财旺福的美好希冀和向往。嘉峪关既是军事要塞,又是丝绸之路上东西贸易往来的重要关隘,没有战事的时候,西域和内地的商贾、官员、旅客均在此歇宿。如今的关帝庙依旧香火旺盛,只是如潮的人流冲淡了它的肃穆,红红火火的红灯笼又给它平添几份节日的喜气,此刻关帝庙的意义更多的在于它仅是一处旅游景点。

    关帝庙对面是一座传统的中国古典风格的古戏台。砖木结构,基座砌大型石条,台高两米多,歇山顶,起脊筒瓦,内顶绘八卦图,周边绘有八仙及其他传故事。两侧屏风砖上刻有“离合悲欢演往事,愚贤忠佞认当场”的一幅对联,横批:“篆正乾坤”。戏台上有演出,台下不少游客驻足观看。看旁边的曲目表,演出的曲目还不少,除了有应景的《嘉峪筑关》、《孟姜女哭长城》,还有传统的戏剧名曲《玉堂春》、《三娘教子》等。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唱念坐打间,已演尽了人间的喜怒哀乐。所谓“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顷刻间千秋事业,方丈地万里江山”。一个转身即是光阴数载,一个水袖又挥走了多少似水流年?

    离开唱尽边关往事的戏台,从朝宗门进入瓮城,沿马道登上城墙。城墙上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等,因是重建,气势比当年更盛。站在城墙上瞭望,南面是祁连山,尽管正午的白日光让太远的景色看不太真,但皑皑白雪依旧清晰可辨。北面则是连绵起伏的黑山群峰,一段蜿蜒而去的长城横亘在崇山峻岭中,一眼望不到边。

    城墙上设有炮台,数枚铁炮的炮口对着西方。西城门附近有个小小的集市,有小型的骑马场和射箭场,也有几个售买货品的小货摊。抬眼远望,荒漠平沙,清远寥廓。那里曾无数次沦为万马奔腾的古战场,使得多少将士血洒疆场,马革裹身。“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如今这雄关还在,昆仑黑山还在,黄沙白草还在,只是这守关的人儿哪里去了?

    出瓮城从东门北侧出关,路北便是“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由于时间所限,没有进去参观。路南是一块毛主席提写的林则徐著名诗篇《出嘉峪关感赋》的巨型石刻,上书: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入驻马蹄。飞阁造连秦树直,综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当年林则徐因禁烟获罪,被贬新疆,路经嘉峪关,面对雄关险隘,心中感慨万千,写下了以上诗句。一生酷爱古诗词的毛泽东曾手书过此诗。

    石刻后面有一大片芦苇地,中间有小桥通向中心泉,这便是著名的九眼泉。据说嘉峪关是先有泉而后建关,九眼泉是多泉的汇集,而不是专指某一泉眼,中国人习惯用“九”说明数字之最,故得此名。明朝开国名将冯胜率大军将蒙古残余兵力赶向大漠,到嘉峪关一带时,因这里的泉水和地形,便选址建关,因西麓的山名叫嘉峪山故而将此关取名“嘉峪关”。

    出了景区,在去往停车场途中路过一片小树林,林中有不少雕塑、石刻,这也应是嘉峪关景区的一部分吧,因时间所限,仅是匆匆一瞥。

    来嘉峪关之前看过一些功略,都说嘉峪关黄昏是最美的,无奈我们只能在太阳正午的时候赶到这里,确实少了些意境。嘉峪关关楼虽说不大,但要完完整整地看过,一个小时的时间显然不够。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一次小小的旅行我们又为何要苛求呢?就把雪山、孤城、斜阳、大漠、白草、平沙这些美好的情愫留在心底吧,也许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它们就会温暖我们孤寂的灵魂。






    赞(18)

    收藏
    邀请
    邀请

    分享
    发表评论举报评论(2个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们一起去旅行 2018-3-24 18:02:43
    重走一下倍感不一样的感觉啊,才女游记一直都很精彩。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月下门 - 联系我们 邮箱:yuexiamenwang@126.com   电话:13911517804      京ICP备05010077号-2 - 京公网安备11010800723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